安徽在国内是个地貌类型齐全的省份,除了广袤的江淮平原,还有绵延逶迤的群山,而且是一个出名山的地方,境内有十大名山之说,在安徽的名山中有一个成名比黄山和九华山更早,省内名声很大,省外却默默无闻,知道的人没有几个,这就是天柱山。
安徽的简称是“皖”,名字就来源于天柱山,而黄山、九华山自唐宋以后才逐渐名声鹊起,这时候的天柱山早已经名闻天下了。
天柱山又名皖山,西周武王时封天柱山区为皖国,故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的简称“皖”也由此而来,这个字沿用了二千多年,由此可见当年天柱山的地位之高,所以天柱山又称为安徽的“源头山”。
天柱山过去还曾有过万岁山的称谓。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祀并封皖山为“南岳”,由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之美。
天柱山最高峰为天柱峰,又叫朝阳峰,屹立在群峰之上,一柱擎天,峻峭挺拔。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会投到峰尖,最后的一束阳光也收在峰尖。
云海也是天柱山的绝美胜景。
天柱山有黄山之秀,却有黄山所没有的隐世意境,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了不少名诗佳篇,李白游天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终老之地:“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北宋官至宰相的王安石更是钟情于天柱山,多次畅游此山,到了老年还念念不忘天柱山“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还有苏东坡,黄庭坚等人都对天柱山钟情有加,天柱山地区还出过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如三国时期的周瑜以及二乔姐妹等等,在天柱山下的石牛溪的岩壁上,到现在还布满了唐宋以来各代名人所题石刻,楷、草、隶、篆不同字体,有 300 处之多。
现在看到的天柱山除了山脚下的佛教千年古寺三祖禅寺和佛光寺外,山上光秃秃的看不到什么像样的历史遗迹,其实天柱山也曾经是一个宗教名山,从南北朝开始,特别是隋唐以后,这里的佛道两教非常兴盛,两大教交汇于此,一度曾经拥有巍峨的庙宇,也是气象非凡,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痴迷于此,于天柱山的整体氛围不无关系,古代名山除了景色好,大多也香火鼎盛。
天柱山这样一个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宜游宜居之地,后来竟然逐渐没落并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人说是源于隋文帝把“南岳”尊称给了衡山,天柱山从此逐渐遭到冷落,这也许是一个原因,但在隋文帝取消封号以后,天柱山还是火了很多年,要不然李白等人也不会想到此安家,估计那时候天柱山应该不差,应该是一个既有寺庙,又有风景的地方。
天柱山真正的衰落,其实还是和战乱有关,天柱山地处江淮平原,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之争之地,明末张献忠十万人曾战死此地,太平天国陈玉成在此与清兵厮杀多年,到了清朝末年,天柱山全山的寺庙都几乎不复存在,一个有寺庙、有美景的地方就此沉落。
天柱山在安徽名山的地位属实比较尴尬,论名气比不过黄山,论人气又比不过九华山,但好在天柱山的风景并不输黄山多少,游人又少,所以是一座值得登临的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