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即2022年8月12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也称盂兰盆会、佛欢喜日,是佛教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要隆重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陀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盂兰盆节的缘起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盆经》。这是佛教中的一部孝经,了解这部经,就可知道佛教所提倡的不是一般的孝,而是一种大孝。佛陀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母亲因为生前造业,堕落地狱受苦,悲伤不已。虽然他是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却因其母罪障深重而无力援手。目犍连请求佛陀给予救度。佛陀让他在七月十五的自恣日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仰仗僧众的修行功德,使他母亲得以超度。为此,佛陀宣说了《盂兰盆经》。西晋时,这部经典由竺法护翻译到中国,与中国孝道思想相契合,所以,盂兰盆会也成了中国传统的孝亲节日。这一天是僧团经过三个月精进修行之后的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是殊胜而吉祥的日子。
救倒悬、解痛苦
“盂兰盆”意译作“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痛苦之极。试想想,如果将一个人,头和脚反转过来,地变成天,天变成地,你说苦不苦呀?这就是地狱之苦啊。关于“盂兰盆”一詞的解释,经疏中多有不同的说法;初于唐代慧净之《盂兰盆经赞述》中,意指置珍馐美味于盆中,以奉佛施僧而救倒悬之苦;而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卷下则指“盂兰”即倒悬之义,“盆”则为救护之器,故以盂兰盆释为“救倒悬、解痛苦”之义;此一说法,多为后世采用。又据宋代遇荣之《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卷上载,《盂兰盆经》之经题,意译为《觉者说救倒悬器经》,“盆”字为讹略语,旧译盆佐那,新译门佐罗,即“救器”的意思。因此,盂兰法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救倒悬、解痛苦”。
欢喜奉行
在这一天,通过供僧、诵经等善行,可以超度以往的祖先,同时也让现世父母平安幸福。
《佛说盂兰盆经》云:“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 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