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历史悠久,位于四川省中北部。
原始社会时期,通过边堆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战国时期,属于蜀的势力范围。
秦朝时期,秦始皇移师六国,统一了天下后,废除原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两级制,境内归属蜀郡和白马分别管辖。
西汉时期,隶属于益州刺史部的广汉郡管辖,境内设置的梓潼、涪县、郪县、刚氐道等地归属广汉郡辖领,郡治设在梓潼县。
东汉时期,隶属于益州刺史部的广汉郡、广汉属国分别管辖,设置的郪县、涪县、梓潼等县归属广汉郡;刚氐道归属广汉属国辖领。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属于蜀汉的势力范围,隶属于益州的东广汉郡、梓潼郡、阴平郡汶山郡分别管辖,境内的郪县归属东广汉郡辖领,为东广汉郡的郡治所在地;涪县、梓潼两县归属梓潼郡,郡治设在梓潼县;部分区域归属阴平郡、汶山郡辖领。
西晋时期,隶属于梁州的梓潼郡、广汉郡;秦州的阴平郡分别管辖,境内设置的郪县归属广汉郡;涪县、梓潼两县归属梓潼郡;西北部分区域归属阴平郡辖领。
隋朝时期,分别隶属于新城郡、金山郡、普安郡、平武郡、汶山郡管辖,境内的郪县、盐亭两县归属新城郡,郡治设在郪县;金山郡下设有巴西、昌隆、金山、神泉、万安、涪城、魏城等县,郡治设在巴西县;梓潼县归属普安郡;平武郡设有江油、平武、马盘、方维等县,郡治设在江油县;北川县归属汶山县。
唐朝时期,初始时,先将天下分成十道,来进行治理,隶属于剑南道的绵州、梓州、剑州、龙州、茂州分别管辖,绵州下设有巴西、昌明、龙安、神泉、西昌、万安、涪城、盐泉、魏城等县,州治设在巴西县;郪县、盐亭、永泰三县归属梓州,州治设在郪县;梓潼县归属剑州;江油县归属龙州,为龙州州治所在地;石泉县归属茂州辖领。
北宋时期,隶属于成都路的绵州;梓州路的梓州;利州路的剑州、龙州分别管辖,绵州设有巴西、彰明、石泉、龙安、神泉、罗江、盐城、魏城等县,州治设在巴西县;郪县、涪城、盐亭三县归属梓州,州治设在郪县;梓潼县归属剑州;江油县归属龙州,州治设在江油县。
南宋时期,宋金对峙,属于南宋的势力范围,隶属于成都路的绵州、石泉军;梓州路的潼川府;利州路东路的隆庆府;利州西路的龙州分别管辖,绵州辖领有巴西、彰明、神泉、罗江、盐泉、魏城等县,州治设在巴西县;潼川府设有郪县、盐亭、涪城、中江、铜山、飞乌、通泉、谢洪、东关、永泰等县,府治设在郪县;石泉军设有石泉、龙安、神泉等县,治所设在石泉县;龙州设有江油、清川两县,州治设在江油县;梓潼县归属隆庆府。
元朝时期,隶属于四川行省的广元路、成都路、潼川府分别管辖,境内设置的郪县、绵州、彰明、盐亭等州县归属潼州府辖领,府治设在郪县;安州、石泉县两地归属成都路;龙州、梓潼县两地归属广元路辖领。
明朝时期,隶属于四川布政司的成都府、潼川州、保宁府、龙安府分别管辖,境内的绵州、安县、彰明等州县归属成都府;潼川州、盐亭两地归属潼川州辖领;梓潼县归属保宁府;龙安府设有平武、石泉、江油、青川千户所等地,府治设在平武县。
清朝时期,隶属于四川省的绵州、潼川府、龙安府分别管辖,绵州下设有绵州、安县、绵竹、罗江、德阳、梓潼等州县,治所设在绵州;潼川府设有三台、盐亭、中江、射洪、蓬溪、乐至、遂宁、安岳等县,府治设在三台县;龙安府下设有平武、石泉、江油、彰明等县,府治设在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