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们相互通信来往,既讲究修辞、文法,又讲究礼仪。
书信中以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比如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一般都称为某公。
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阁下。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对自己则用谦称。比如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作“略具菲酌”。
信的正文中,在称谓自己的亲属时应使用谦称。过去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也就是如何称呼别人以及自己。例如对别人称谓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可冠以“家”字。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舍小”就是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谦称。如“舍弟”“舍妹”等。而愚、鄙、敝、拙也常用于自称,如“愚兄”“鄙人”“敝姓”“拙见”。
敬词则用在称呼对方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上。对尊辈、平辈或晚辈可用“贤”字:如称对方为贤家、贤弟;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则用“高”字。如高堂、高就、高论。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为高龄,而高寿则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则可用“雅”或者“惠”。如称对方的指教为雅教、雅正。称别人的光临为惠顾,而称别人的赠送则说惠赐、惠赠。称别人写来的书信为惠音。人家的指点则是惠示或惠教。
书信结尾时,要用“即颂近安”“祝你进步”之类祝词对收信人表示祝愿。比如对文人学士,用“道安”“撰安”“文安”等,取其文以载道、著述日丰之意;对医可用“诊安”“壶安”等;对政界使用“政安”“勋安”“升安”等,取其功勋卓著、升阶晋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