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很多人对这句话有着切身的体会:从30岁左右,就会感觉到腿部力量和耐力大不如前;到40来岁,上下楼梯时会传来隐隐痛感;50多岁,腿部乏力和膝盖、脚踝酸痛的现象频繁出现……这或许就是身体在提醒人们,衰老的脚步在悄然迈进。

(图片来源:Pixabay)
“人老腿先老”主要在骨骼
人体的老化进程错综复杂,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腿部作为人体的“承重墙”,往往先于其他身体部位,较为明显地表现出衰老迹象。造成“人老腿先老”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密度下降,关节软骨磨损,极大地降低了腿部的健康水平。
第三方权威调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中国骨关节炎患者数量已达到1.4亿人;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0%~20%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接近50%,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更是接近80%。在骨质方面,数据也不容乐观。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已接近20%,低骨量率接近50%,极大地增加了骨折风险,严重影响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可见,“人老腿先老”的问题主要在于骨骼,要想延缓“腿老”和“人老”,就要把骨骼抗衰提上日程。
八子补肾给出解决方案
在4月11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医药抗衰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指出,骨骼衰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精亏虚、气血不足等,而八子补肾正可以有效改善30~80岁人群的肾精亏虚,优化骨骼微结构,增强骨强度,抑制骨吸收,发挥良好的抗骨骼衰老作用。
八子补肾基于中医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研制而成,成分包括菟丝子、枸杞子、蛇床子等八味天然植物种子药,并配伍人参、鹿茸等多味珍稀名贵药材,其延缓骨骼衰老的效果已经过多家权威期刊认定。例如,研究团队发表于《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上的研究证实,八子补肾能够促进骨间质干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显著减少骨质流失,让骨小梁厚度提升约46%,横向小梁数提升约40%,从而增加骨骼密度和强度。可见,八子补肾可以抑制骨破坏、促进骨骼形成,也因此成为骨质疏松诊疗指南推荐用药。

此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中医药干预衰老专家共识》认为,除了可以抗骨骼衰老,八子补肾对人体多系统衰老以及衰老相关慢病的防治也均具有显著效果。

标本兼治展现传统医学优势
《黄帝内经》所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深刻揭示了肾精与机体衰老的紧密关联,而“人老腿先老”本质上正是肾中精气渐衰在肢体上的具象化表现。不同于西方医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干预模式,中医药从“肾主骨生髓”“精血同源”等经典理论出发,以八子补肾为代表的创新成果,通过调节机体整体平衡,从根源改善衰老症状,展现出标本兼治的独特优势。
从《本草纲目》记载的补肾药材配伍,到如今通过分子生物学揭示八子补肾激活干细胞、调节骨代谢的机制,中医药正在用实证研究打破认知边界。如今,中医药抗衰早已不再局限于古籍中的理论探讨,而是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体系。这不仅为国人提供了更贴合生命规律的抗衰方案,也让世界看到传统医学在现代健康领域的无限潜力,彰显出中华文明对人类健康事业的独特贡献。
随着科研的深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医药有望在衰老相关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为人类健康福祉筑起坚不可摧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