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德德胜体育中心将在今年投入使用。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顺德新城要“翻红”了?
桂畔海水上立交开放、德胜体育中心投用、顺德大桥通车、苏岗市场竣工……进入2025年,随着多个重磅项目将陆续交付,顺德新城进入新一轮配套集中兑现期,似乎正在重新变得瞩目。
时间回到2005年,顺德演艺中心落成并举行首演,宣告顺德新城启动区建设基本完成。20年来,作为顺德城市化梦想的原点,历经规划反复调整的阵痛和产城融合的艰难探索,在行政功能集聚与商业活力缺失的拉锯中,顺德新城也完成了自我迭代。
不管是顺德南部都会中心的定位,还是佛山城市副中心的规划,顺德新城都是核心承载区。当顺德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顺德新城如何书写新的城市化叙事?
●南方日报记者 蒋晓敏
都市生活的潮场
跃动的红色螺旋坡道向上蜿蜒,宛如一尾赤色游龙破云而出,中国红的曲面铝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德胜河畔,德胜体育中心还未投入使用,已经凭借独特的“赤龙凌空”造型刷屏朋友圈。
这也是继金凤凰广场之后,顺德新城又一个别具一格的地标建筑,为德胜河“一河两岸”城市天际线增添一道新风景线。不过,对于这个投资近30亿元、填补顺德新城大型文体设施空白的新场馆,社会各界对其寄予的期望,不止是造型“出圈”。
德胜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包括1个综合体育场、1个综合体育馆、1个游泳馆。作为2025年大湾区全运会分赛场,该中心将承办女子足球、篮球等赛事,并具备举办大型赛事、演唱会以及电竞活动的多功能性。
这对提升顺德新城的能级至关重要。在周边地区纷纷抢先建设演艺经济高地的同时,已运行20年的顺德演艺中心,却因为场馆面积和演出系统设备设施限制,无法满足举办大型演唱会的需求。
换句话说,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赛演综合体”的德胜体育中心,不仅要激活赛事经济和演艺经济的上下游全产业链,更要跨界联动餐饮、住宿、商超、娱乐等多业态,肩负起流量入口和消费引擎的重任。
顺德新城是顺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主阵地。而逐鹿“人气经济”,顺德新城的新爆点是今年桂畔海水上立交开通后,顺峰山公园、欢乐海岸PLUS、苏岗社区从此串珠成链,将释放乘数效应。
顺峰山公园和欢乐海岸PLUS的客流量一直高居佛山各景区前列,值得一提的是苏岗社区的厚积薄发。作为顺德新城本地居民最集中的社区,近年来苏岗社区以“山水文旅融合”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的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街区道路改造、滨水步道串联、环山栈道建设、河岸整治及社区公园改造等工程,形成游龙滨水野趣径及文旅社区环、睡牛岗山林环组成的“一径两环三园”,“网红”街区潜力初现。
目前,苏岗社区拥有餐饮店超110户、民宿近20户、咖啡店及特色茶饮超30户,特色民宿、潮饮等业态发展迅猛。漫步在大街小巷,一家家餐饮、文化艺术、休闲娱乐、手工艺、独立品牌工作室等“青春小店”,是青年人彰显个性的表达,也是社区活力的“晴雨表”。
激活顺德新城消费活力的“一池春水”,苏岗社区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顺德提出,坚持“定位协同、空间串联、流量共享”,推动“顺峰山公园、欢乐海岸PLUS、苏岗片区”连片运维,打造“自然生态+都市文旅+市井烟火”三位一体的超级文旅生活圈。
这意味着,随着顺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进度加快,顺德新城将成为游客一站式实现“吃、住、行、购、赏、娱”旅游度假需求的首选地,蝶变为都市生活潮场。
以后,游客可以在欢乐海岸PLUS沉浸式体验欢乐时光主题公园、玛雅海滩水公园、曲水湾风情商业街等不同类型的旅游度假情景,在顺峰山公园感受湿地花海、野生雀鸟岛等自然生态景区的宁静与祥和,可以在德胜体育中心欣赏高水平演出,也可以在金凤凰广场休闲漫步,更可以在苏岗社区诸多“小而美、小而潮、小而新”的特色小店寻找同好放空思绪,进一步增强沉浸式、个性化的体验,更好地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十多年前在新城安家时,家里人打趣我是‘去拓荒’。”顺德新城居民林淼说,这几年,接连不断的城变,让他和邻居们都觉得,终于等到了顺德新城的“高光时刻”。
来之不易的城变
二十载城变,来之不易。
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顺德新城的开发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最初的德胜新城区规划面积只有6.5平方公里。但大规模建设却是在2000年以后。
彼时的顺德,虽然规划上是中心城区,但建设上还是以镇为主,“马路经济”特征明显,城市形象不突出。1999年,顺德人均GDP达3265美元,以当时世界银行的标准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彼时的顺德还没有大型的购物中心或超市,没有一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没有管道煤气,服务业发展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可见一斑。
2001年,顺德基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和推行城市化战略的考虑,将顺德新城的面积扩大至31.8平方公里;至2004年,为满足顺德建设百万人口中心城区的需要,顺德新城的面积又新增至近70平方公里。
这期间,随着新的行政服务中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政府大楼、顺峰山公园、音乐馆、图书馆、体育公园等一大批公共设施投入使用,顺德尝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甜头。
然而,自2008年以来,在“规划引领”的政策导向下,顺德催生一股规划热潮。顺德中心城区在短短五年内经历三次规划改变,从“一城三片区”到“一河两岸”,再到“两河四片”,顺德新城陷入定位摇摆和转型焦虑。
到了2016年前后,随着城市发展重点向北部倾斜,受制于教育、医疗、商业氛围、交通配套等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等瓶颈,顺德新城一直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发展潜力,一直因为“有颜值没内涵、有建筑没人气”而被诟病。
直到2018年初,“强中心”战略被提上议程,交通畅行工程、商业配套、学校、体育中心、中轴线工程等系列配套密集建设,重新打开顺德新城建设品质生活高地的新想象空间。
到了2021年,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综合近20年来顺德区委对空间规划的战略思考谋划,未来顺德会继续坚持“双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双中心”之一就是持之以恒继续做强中心城区,推动大良、容桂、伦教深度融合,打造对接深港珠澳、面向2050的南部都会中心。
而近日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的《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更是进一步明确,大良—容桂—伦教要建设市级副中心,重点打造德胜河活力区、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以及工业智能化创新服务区,建设成为对接广深、联系港澳的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
然而,作为三个镇街最现代化的区域,顺德新城在营造高质量的生活配套,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亟待补齐的短板
二十载造城,顺德新城的崛起,对内凝聚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共识,对外则打破了过去“有产业无城市”“有城市无中心”的制造业城市刻板印象。
不过,做好聚人气的文章,顺德新城的建设,亟待补齐的短板是进一步推动大良与容桂的融合。
根据规划,顺德大桥将在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将有效缓解德胜大桥、容奇大桥的交通压力,缩短广佛、顺德中心城区和经济强镇的时空距离,形成大良容桂的“10分钟经济圈”。
与此同时,横跨德胜河的金沙隧道计划年内动工。交通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打破大良和容桂的镇域经济藩篱,形成紧密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生产生活协作,释放百万人口聚集的能量,进一步提升顺德新城的区域辐射能力。
另一块短板则是城市配套。接驳地铁站的公交线路班次少、农贸市场稀少、医疗资源不足……在各大社交平台,常常可见对顺德新城部分民生配套建设缓慢的吐槽帖子。比如顺德新城区入住居民越来越集中,对农贸市场的需求一直强烈。但直到去年苏岗市场的开建,“家门口的菜篮子”才更进了一步。根据计划,该项目将建设一座集餐饮美食、网红打卡、文旅休闲于一体的地标式建筑物,打造与周边人文环境融合发展的新型农贸市场,预计今年投入使用。
不过,新城的持续生长,还有一道必答题:产业从哪里来?相比周边发达地区,顺德新城虽然写字楼林立,但对高端服务业、商贸业、总部经济等吸引力仍不够。
好在,金凤凰产融片区的建设初见成效。作为佛山先进制造业金融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片区自2014年开建以来,从“一心”“一街”“一镇”到“一区”,该片区全力推动金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金凤凰产融集聚区已吸引超过170家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入驻,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2023年集聚区金融机构总销售额约300亿元,为地区经济提供金融支持超4000亿元,诞生了多座“亿元楼宇”。此外,集聚区内还建立了多个金融和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去年年底,大良首次整合和优化金凤凰产融片区六大楼宇经济及商业载体的招商资源,成立楼宇经济招商联盟,形成“一盘棋”招商大思维。目前,该片区已吸引天风证券佛山顺德恒基国际金融大厦营业部、广东宝言律师事务所等重点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及总部办公企业落户。
但城市经济的风起云涌,也决定了顺德新城的建设,不能再按部就班闲庭信步,也不能局限在过去的传统定位上,这片土地必须肩负城市经济时代的新使命。
一座美好的现代化城市,既能成全雄心,又能安放心灵。引领顺德城市化走向崭新的未来,顺德新城踏上了“二次创业”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