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高考即将举行 文明守护考生

时间:2025-06-04 14:10:00




广西2025年普通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为了营造文明舒适、安静温馨的考试环境,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向有关单位、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即日起至高考结束,以文明之举为广大考生护航。


静音降噪 守护考场宁静



开启“静音模式”。各施工单位请提前科学安排施工,合理调整工期,在市区居民集中区域内易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工地,中午(12:00至14:30)、夜间(22:00至第二天6:00)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在高考(6月7日至9日)期间,距考场场界500米范围内的工地,建议全天暂停作业。


沿街商铺、超市、广场等场所请严格控制音响音量,避免使用高音喇叭促销;居民小区内居民请暂停装修施工,避免使用电钻、切割机等工具;广场舞爱好者们请暂停跳广场舞;家有宠物的市民请妥善照看它们,防止犬吠扰考;晚间尽量降低电视、音响音量,为考生提供安静休息环境。


绿色出行 畅通赶考之路



高考期间考点周边道路预计将出现交通高峰。为避免拥堵,倡议市民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方式,主动避开每日7:30至9:00、13:30至15:00这两个考试入场高峰时段。驾车出行时如遇送考车辆或步行考生,请主动礼让;途经考点周边路段,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减速慢行,服从交警指挥,不随意鸣笛,以文明出行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


理解配合 共担护航责任



根据教育部及自治区相关规定,高考期间,考场内将使用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可能会对考点周边区域的手机通信、网络信号产生一定影响。请广大市民提前做好信息沟通,如有重要业务需办理,建议避开考试时段。请广大市民包容与理解,暂时的不便是为了给考生们营造平安、公正的考试环境。


文明陪考 传递温暖力量



请家长们文明陪考,接送考生时服从交警指挥,做到“即停、即下、即走”,避免造成交通拥堵;不在考点周边聚集喧哗,不留下一片垃圾,用安静有序的环境为考生加油鼓劲。


家长如发现考生需要帮助(如忘带证件、身体不适等),请及时联系考点工作人员或拨打110求助。




1.南宁中燃全力守护高考季,保障考点燃气安全

2.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发布!南宁为二线城市

3.6月5日开始报名!今年广西特岗教师招聘2121人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莫俊 谢丽

编辑丨麻家睦

校对丨张威
二审丨陈叶萍
三审丨陈满运 王黎黎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推荐
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津开幕

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津开幕

今天(7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外文局、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开幕。本次活动以“弘扬全球文明倡议 建设上合美好共同家园”为主题,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300余名嘉宾,通过论坛、议题交流研讨、中国非遗体验、书法作品展等,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国家文明互鉴、促进民心

2025-07-23 15:49:00

夏送清凉

夏送清凉

7月6日,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北站枢纽工程施工现场,部分塔吊加装了喷淋系统给工地现场降温。 刘建华摄 (中经视觉)7月3日,志愿者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的“暖蜂驿站”为外卖骑手准备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毛巾等物品。张春雷摄(中经视觉)6月15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的骑手驿站,社区志愿者为骑

2025-07-17 06:59:00

兴安盟行署召开党组会议

兴安盟行署召开党组会议

7月14日,兴安盟委副书记、盟长于吉顺主持召开盟行署党组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强调行署班子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良

2025-07-16 11:07:00

屯留经开区:下“硬功夫”优“软环境” 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屯留经开区:下“硬功夫”优“软环境” 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屯留经开区以“招商蓄动能、项目筑根基、服务优生态”为发展主轴,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产业升级、要素配置、环境优化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从“量变”到“质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审批做“减法”,跑出项目“加

2025-07-16 10:02:00

新华时评丨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

新华时评丨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新华社记者董越 朱婉君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成为文明互鉴的生动缩影。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加强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已成为国际

2025-07-13 1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