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昆明坚持不懈对出入湖河道进行生态修复

时间:2025-05-13 08:16:00

在昆明,休闲、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很多种,而茶余饭后、节假日去滇池沿岸的各条河道边散步、骑行、跳舞,绝对是最大众化、最日常的一种。

近年来,昆明在河道治理上持续发力,成绩斐然,曾经饱受污染的河道不仅焕然一新,河道两岸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清了、鱼多了、岸绿了、鸟来了、景美了……不少河道旁还修建了小花园、灯光亮化节点、健身器材、科普宣传栏,沿着河岸或漫步或休憩,仿佛置身于绿色生态长廊,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被誉为昆明“母亲湖”的滇池位于城市下游,35条主要入湖河道是滇池的主要补给水源,但各条入湖河道穿过人口密集的城镇、乡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昆明明河暗渠交错,成为雨、污水的排放通道,河道两岸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屡禁不止。上世纪80年代,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受污染的河水顺河道呈向心状流入滇池,成为污染物进入滇池的主要通道。

上世纪90年代末,昆明市开始在盘龙江中段、大观河等河道开展综合整治工程。“十五”期间,昆明对采莲河、盘龙江上段、明通河下段(大清河)、枧槽河、乌龙河、船房河开展综合整治。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提出“环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昆明市通过以污染物减排为核心、水环境治理为关键,以建设生态型、景观型河道为目标,采取堵口查污、截污导流、中水回用、河床清淤、两岸拆迁、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岸线公共空间贯通等多项措施,对36条主要出入湖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至“十一五”末期,各条河道整治效果已初显。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昆明并未停住河道综合治理的脚步。时至今日,昆明依然围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这一目标坚持不懈地对主要出入湖河道及各支流、沟渠进行生态修复,逐步修复河道内水生植物群落,让河道渐渐恢复自我净化、过滤水质的功能。同时,查堵排污口,沿河铺设截污管,在河道两岸拆临、拆违和拆迁各类建(构)筑物,沿河修筑道路,绿化美化河岸。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滇池35条主要入湖河道中,综合达标率为97.0%,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道27条,占实际监测总数的81.8%,无劣Ⅴ类水质河道。相较2020年,河道综合达标率上升12.2%,Ⅲ类及以上水质河道较2020年增加8条,河道优良水体比例由2020年的57.6%提升至2024年的81.8%。

如今,滇池流域一条条清幽的河流缓缓穿城而过,河岸两侧绿树成荫,河底水草随波漂动,成为风景优美的景观生态长廊,临江修建的一个个公园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特写一

洛龙河:数十万居民的“后花园”

发源于昆明经开区洛龙街道白龙潭的洛龙河,流经洛龙、洛羊、龙城、斗南4个街道,于江尾村流入滇池,是贯穿城市东西的主要入滇河流,除了承担着上游白龙潭水库泄洪、沿河农田灌溉等功能外,也是城市重要的景观河道之一。

近年来,呈贡区实施洛龙河和洛龙湖节点堤防、景观改造及综合整治工程,工程涉及河道2.38公里,完成清淤量4511立方米,累计完成新增绿化面积5864平方米,以云南本土植物多样性配置为原则,完成新增乔木植树量405棵。项目完成后,提高了洛龙河河道防洪能力,保护两侧道路、建筑和景观免受洪水灾害。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洁净、休闲娱乐的空间,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2020年,洛龙河获评市级“美丽河湖”、省级“美丽河湖”;2022年,获评市级绿美河湖。

赵女士一家搬至呈贡区居住已经十余载,家住祥和街附近的她,晚饭后去洛龙河、洛龙公园散步成为日常。“洛龙河沿岸绿植掩映、林道陪衬,随处可见一片片开阔的草地、湿地,还有不少人工筑坝,就像河里的小瀑布,景致特别美。可以说,洛龙河就是一条绿色环绕的河、一条生态自然的河。”赵女士说。除了附近居民,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市民来洛龙河畔徒步,感受昆明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位于洛龙河中段的洛龙公园占地38.34公顷,水体面积13.32公顷,建有大小广场、亭、廊、台等设施。公园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被游人称为“新翠湖”,一到夏天,池塘中的睡莲尽情绽放,别有一番风味。作为呈贡区最大的公园,每天傍晚都会有居民在此散步、跳舞,老人也经常来洛龙公园唱歌、演奏乐器、锻炼身体。洛龙河、洛龙公园已然成为沿岸数十万居民的“后花园”。

特写二

东大河:水清岸绿成为动植物乐园

说到东大河,可能不少市民都不熟悉,但说起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想必长期在昆明生活、工作的人无人不知。

在“十二五”期间,东大河就已完成河道综合整治,并在入湖口建设了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在河道中段建设了和璟苑公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2020年,东大河水质考核目标提升至Ⅲ类,因为气候持续干旱,河道无生态补水,河道流域村庄截污不彻底等原因,东大河在2021年、2022年检查中连续两年水质未达标。

面对东大河存在的问题,晋宁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从一河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持续开展河道整治,用实际行动践行河道“长治久清”。近年来,持续开展城镇村庄截污、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老旧小区改造等整治,进行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将污水处理厂提标后的尾水补至东大河;完成流域31个自然村140余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昆阳片区40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收集就近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开展晋宁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宝峰片区),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通过一系列综合整治,东大河水质提升明显,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稳定达标。

河道水质的提升不仅对改善滇池水质起到积极作用,环境优美的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滇池边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往游览。建有人工湖泊、健身步道、滇式传统民居建筑等设施的和璟苑公园也成为周边居民休闲锻炼的首选之地。

如今,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目前共有植物298种(较2014年增加72种)、鱼类26种、鸟类127种。其中,包含云贵高原特有植物海菜花,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菱,濒危级重点保护土著鱼类有滇池金线鲃、银白鱼,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彩鹮、白眉田鸡、青头潜鸭等,此外,还有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均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特写三

冷水河:昆明又一颗生态明珠

冷水河为松华坝水库的主要径流区,发源于梁王山南麓滇源街道秧田冲后山,全长约14.6千米,沿途有泉水20余处,径流面积111.4平方千米。河道沿线文保单位密集,其中青龙宫及黑龙宫均为省级文保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河道沿线不但有众多传统民居村落,还有独具特色的甸尾村红杉林,拥有各种珍稀生物的丰泽源植物园、历史悠久的青龙宫等众多景点,是昆明主城区居民周末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十二五”期间,盘龙区通过分阶段、分区域、分重点开展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完成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涵盖垃圾处置、河道整治、龙潭源头保护、生态修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等领域,逐步解决了污染问题,提升了水质。“十三五”期间,开展松华坝水库径流区龙潭、重点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冷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进行泉眼、蓄水塘、排水通道、生态河道改造,河道防洪治理、绿化景观提升、综合隔离护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入滇河道水质,保障河道防洪要求。“十四五”期间,按照 “上导、中收、下控”思路(上段山洪引导、中间村庄污水收集、下段面源污染控制),从蓄水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生活污水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河道水质达标等方面系统推进冷水河流域治理保护工作。为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还开展了生态林建设。目前,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已接近70%,一级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冷水河流域已成为昆明城市中的又一颗生态明珠。

经过多年治理,如今冷水河的水生态、水景观得到有效保护,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流域候鸟栖息,村庄变美、河道变清、生态变好,金线鲃、昆明裂腹鱼等珍稀鱼类重现冷水河。每当中山杉换上“红装”,银杏叶泛黄时,冷水河就像大地“七彩盘”中嵌着的翡翠熠熠生辉。(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相关推荐
昆明坚持不懈对出入湖河道进行生态修复

昆明坚持不懈对出入湖河道进行生态修复

在昆明,休闲、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很多种,而茶余饭后、节假日去滇池沿岸的各条河道边散步、骑行、跳舞,绝对是最大众化、最日常的一种。近年来,昆明在河道治理上持续发力,成绩斐然,曾经饱受污染的河道不仅焕然一新,河道两岸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清了、鱼多了、岸绿了、鸟来了、景美了……不少河道旁还修建了小花园

2025-05-13 08:16:00

暴涨超100%!34万人“入圈”,什么这么火?

暴涨超100%!34万人“入圈”,什么这么火?

近日,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打鸟一景”走红网络。不少老年人手持“长枪短炮”,只为定格精彩瞬间。当观鸟经济与不老青春相遇,将擦出怎样的火花?玉渊潭公园紧邻北京三环路。俗话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得包括长耳鸮(xiāo)、天鹅、凤头䴙䴘(pì tī)等此前在市区难得一见

2025-05-11 09:41:00

守望千年 古城新生

守望千年 古城新生

二号建筑基址展示大棚。  在“国际古迹遗址日”,一场学术沙龙引起线上线下对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关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等领域专家,为公众解读晋阳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重要考古发现,提升对晋阳文化遗产的认知。  “站在晋阳古城遗址的探方前,看到考古工作者用白色标线勾勒的土层剖面,像一本打开的历史年谱。

2025-05-11 09:32:00

“中泺河”首座跨河桥现身,S形河道呈现雏形

“中泺河”首座跨河桥现身,S形河道呈现雏形

5月10日,在北湖片区的水屯路西侧,北园大街-小清河连通工程河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破土动工,随着施工建设的快速推进,位于标山南路与水屯路交叉口西侧的首座跨河桥已经建成,道路沥青铺设和两侧护栏安装已经到位。在跨河桥的南北两侧,长约500米的河道也已开挖成形,目前施工进入河道两侧挡墙建设阶段。北园大街-小

2025-05-10 16:33:00

“我也信佛,这钱用了怕遭报应” 罗平2名男子偷走功德箱却一分没敢花

“我也信佛,这钱用了怕遭报应” 罗平2名男子偷走功德箱却一分没敢花

两名小偷深夜偷走寺庙功德箱结果现金一分没敢花蹲在网吧等警察上门这剧情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4月28日深夜,两名30岁左右的男子驾车潜入曲靖市罗平县长底乡某寺庙,盯上了功德箱。一顿操作猛如虎,扛起箱子就跑路……其中一人把功德箱带到公路边的山上,撬开清点“战利品”——现金9000余元。然而,接下来的剧情急转

2025-05-09 2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