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完成2025年度超级稻品种评审工作,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常规育种团队培育的“吉粳830”成功入选。记者专访了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莫军,听他讲述“吉粳830”背后的科研故事以及对吉林省水稻产业发展的意义。
在位于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的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内,大家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水稻育苗前的准备工作,平整床面、调试喷灌设施、备种浸种、清理育秧盘等工序全面铺开,确保为水稻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这看似平常的操作过程,却是每一粒种子要历经的过程,“吉粳830”就来自这“万粒挑一”。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副研究员 陈莫军介绍:“吉粳830”我们是2012年就进行杂交配种,经过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品种审定。一直到2024年的时候,我们完成了“超级稻”的申报工作,2025年被正式冠名为“超级稻”。


作为吉林特色小圆粒香型水稻的标杆品种,“吉粳830”品种屡创高产,尤其在2023-2024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测产中,创造了23454斤/公顷和23691斤/公顷的超高产量。除此之外,该品种还具备多项优质特性。陈莫军介绍说:“它的综合性状非常优良,不仅仅是说食味品质特别好,它的产量现状也特别好。除此之外,它的抗病性是MS,这个在吉林省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因为咱们吉林省对于抗病的要求特别严,抗病的点数特别多,MS以上的这个品种不多,尤其是优良食味的这个品种MS的就更少了。还有它抗倒性也特别好。”

小小的稻种,是科技创新的结晶,是合作的桥梁,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2020年,“吉粳830”成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从试验田到生产田的完美过渡。科技人员把科技成果“洒”到吉林省的田间地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陈莫军介绍说:目前咱们吉林省还在冠名“超级稻”的品种,现在只有两个,一个是“吉粳88”,一个是“吉粳830”。当时它的价格打破了咱们吉林省单个水稻品种成果转化的价格记录,包括到现在为止,一直是“吉粳830”在保持。我们希望以后会有更好的品种出现,不仅是说为企业,也是为咱们吉林省的水稻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更多优质的品种,将促进种业振兴,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提升种业竞争力。这场科技与土地的“双向奔赴”,正为吉林省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智力引擎”。陈莫军说:现在国家对于粮食安全非常重视,我们是想在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它的这个产量潜力,来为咱们国家的“口粮安全”出一份力。我们也想为老百姓的收益再争一争“口袋”,培育一些食味品质更优的、更有特点的生产和市场上面都更容易接受的水稻品种。这样的话,咱们老百姓种了好的品种,还能有好的收入,这个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也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记者:王捷
编辑:焦中可
责编:江莉、陈险峰
监制:王德辉、丁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