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时下,永昌县的田间地头处处机鸣人忙。在永昌县城关镇的麦田里,大型播种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往返,地膜随机械铺设舒展,一粒粒小麦种子通过地膜上的精准穴孔被送入土壤,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永昌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全程跟进,蹲下身仔细检查每一处播种的深度和间距。永昌县农技中心副主任董吉德指着地膜解释说:“原来的种植技术是采用条播模式,整个这一行全是种子,现在采用的是地膜穴播,是一穴一穴精量播种,这样种子能比原来节省一半以上。”

董吉德口中的地膜穴播正是今年永昌县主要推广的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精准穴播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地膜的增温保墒效应实现小麦增产增收。今年是永昌县城关镇赵家庄村种植大户赵吉文采用新技术种植小麦的第二年,作为新技术从“试验田”走向“丰收田”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他用实际数据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1公顷地要用31500米滴灌带,现在一膜两带12000米就够了,省了一半多的滴灌带,种子也能省一半。而且地膜保水,能节水30%左右,降低成本的同时产量还提高了,每公顷地算下来能增收3000多块钱。”

耕好沃土良田,妙技“粮”方当先。永昌县立足水情农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新技术,不仅保证了粮食的高效生产,同时也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实现稳粮与节水“双赢”。今年,永昌县充分发挥县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将达到600公顷以上。董吉德表示,永昌县将进一步开展高产、抗裂、抗旱的新品种引进工作,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县的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于 渊 武玲奕 张玉龙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魏戈琪
责编:闫 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