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栾川,青山叠翠间飘着山茱萸的淡淡药香。7月2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数商青年,助力乡兴”社会实践队奔赴栾川县陶湾镇伊滨村、三合村、张盘村、协心村、常湾村等村庄,以“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情况”为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以青年视角挖掘乡村“云端经济”的潜力与挑战。

在三合村,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交流访谈等方式发现,目前村干部对直播助农充满期待。三合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荣光坦言:“我们村每年生产出好多山核桃,都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收购商,希望通过直播提升我们村山核桃品牌价值,但技术培训、设备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
与三合村不同,伊滨村的村部里飘着电子秤的"滴"声,驻村第一书记赵一帆举着刚打包好的山茱萸,正在直播带货,他给队员们讲述:“去年这时候,我们的山茱萸还堆在仓库里发霉;现在你看,网上销售火爆!”

在张盘村小玉农产品的直播间,队员们化身“临时主播”,参与带货,亲身体验流量转化为订单的“魔力”。他们在直播中积极介绍栾川山茱萸、地黄、茯苓的特点和优势,生动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不少队员从最初的紧张羞涩逐渐变得自信大方,成功吸引众多网友关注,下单量不断增加。这不仅让队员们看到了直播带货的实际效果,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字化营销为乡村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实践队通过线上问卷、直播蹲点观察及深度访谈,对陶湾镇多个村的村民展开调研,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00多份,用数据精准把脉乡村直播新风潮。82%的村民在问卷里画下“√”,写着“直播能让农产品长翅膀”;91%的村干部在建议栏里写满“想学剪辑”“想要设备”“盼着年轻人回来”。
五天行程,10余个村庄,8场线上直播间的交流……这支青年队伍用脚步丈量乡村,以数据支撑建言。指导教师康铁良说:“每份问卷都是乡村的‘需求清单’,更是振兴的‘希望清单’。青年学子要将专业知识融入乡土实践,继续关注乡村‘云端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康铁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