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7月10日,据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的2025年上半年美丽重庆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消息,我市农村黑臭水体已实现全域全面动态清零,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国家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绩效评价获评“优秀”。
据介绍,重庆以农村区域200平方米以上河流、坑塘、沟渠、水库4类水体和房前屋后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微水体为对象,对农村黑臭水体开展全市域、全覆盖、地毯式排查。全市共动态排查建档农村黑臭水体1314个、305万平方米,现已全部完成治理,惠及群众82.2万人。
治理过程中,我市根据水体黑臭成因和水体类型,精准施策,建立“一水一策”问题清单,探索形成一批立得住、推得开、具有山区丘陵特色的治理模式。
比如,梁平区创新网格式、点穴式、顺藤摸瓜式、晴雨对照式、停水检查式“五式”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法,因地制宜采用“乡村小微湿地净化塘+节水灌溉”模式。
数智支撑也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我市将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巴渝治水”数字应用系统,强化河长办“智慧河长”与“巴渝治水”协调联动,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张监管清单”,推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推行“农村黑臭水体一件事”应用,实现黑臭水体问题点位“一张图”、治理工作“一本账”。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结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湿地,不少经治理后的黑臭水体都变成了群众的休闲娱乐场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