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她始终如一是我亲爱的女儿

时间:2025-04-05 23:16:0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者按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身边就存在着庞大的孤独症群体。中国残联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且以每年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孤独症日,宣传主题口号是“落实关爱行动,推动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近日,一部双相情感障碍母亲养育孤独症女儿的真实手记《树儿:我的女儿来自星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为该书节选,作者说,揭开伤疤的写作本身就是一场艰苦卓绝而又痛快淋漓的治疗。对她来说,写作是自救,是找回自己的方式。

朱矛矛

我清楚地记得心理咨询师的那个疑问:“树儿确诊孤独症前和确诊孤独症后,她仍旧是同样的一个人,同样是你女儿,你对她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我的脑海里,时常不断闪回ADOS评估时的画面,虽然树儿还是那个可爱活泼的树儿,但在她被诊断为孤独症后,我对她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她的母亲,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本能地喷涌而出——我对她的爱里混进了怜悯、嫌弃、鄙夷、内疚……

以确诊孤独症为分水岭,我养育树儿的心态有了改变,对于生命也有了不同的理解。不仅是我,树儿的爸爸以及其他亲人对待树儿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亲戚们得知后,有人问我要不要再生一个——生一个“好的”,才有希望。很惭愧,我也曾一度为自己无法拥有一个普通孩子,而是拥有了一个特殊障碍孩子而耿耿于怀。从确诊之日起,我花了近一年时间才从这种“残次品思维”中摆脱出来,意识到树儿本身的珍贵,才明白得了孤独症不等于患了精神癌症,才明白我的人生不会因为树儿患孤独症而黯淡无光,我照样可以过得明亮,而树儿亦如是。

确诊孤独症之前,我觉得树儿就像我小时候的翻版,说话迟,但再等等总能学会开口说话的。我小时候,两周岁才会喊爸爸妈妈,家里人一度以为我是哑巴,甚至带我去耳鼻喉科做了各项检查。尽管树儿快四周岁了,但还不会从1数到100,我的小姨仍认为她将来会很聪明,理由是树儿爸和我是远距离结婚,出生地间隔远的两个人生的孩子会有基因优势。树儿爸对树儿也很宠爱,树儿每一次会翻身、会坐、会爬、会行走,他都欢欣不已。下了班,他也不怎么刷手机,就想着逗逗女儿。

树儿确诊孤独症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她得了一种按目前的医学手段无法治愈的疾病,普通孩子抚养到大学毕业后就不用太操心了,而她需要我们操心的时间会更久。由于她有智力障碍,学业可能止步于初中毕业。初中毕业后,我该如何陪伴她度过往后漫长的余生?我无法想象她有朝一日可以自食其力,比同龄人早起码七年去混社会。树儿的赛道天生就和普通孩子不同,而我必须被迫在这个特殊的赛道上陪跑。与此同时,我却有一点点庆幸,她可以不受学业内卷的辛苦,随着国家对残障人士就业的重视与扶持,相信将来她绝对不至于没学上后只能待在家里,任由社会功能退化。

树儿爸则一直未能从树儿患孤独症的打击中走出来,心情烦闷喝了酒,就会骂我,怪我怀孕期间喝咖啡喝酒乱来,才把孩子“生坏了”,怪我毁了树儿的一生——“你欠树儿的,一辈子都还不清。”

我查了不少资料,也问了医生,孤独症的病因至今没有确定的答案。但科学研究证明,父母一方或双方有家族精神障碍史、孤独症特质倾向的,孩子患孤独症的概率会显著提升。树儿患孤独症,树儿爸却认为是我怀孕期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喝咖啡、喝酒导致的。从孤独症确诊以来,我们的每一次吵架,他都会翻旧账。尽管我和他说了无数次,孤独症的病因科学家还在探索中,并没有结论证明孤独症是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基因导致的。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就跟他说不要再试图完全甩锅给我,即使是夫妻,有些话也不能乱说。那时他答应得好好的,尽量不说,但他很快就违约了。我多少有些难过,只能从心里筑起防护墙,抵御他的言语伤害。

……

对我和我妈是这样,但对待树儿,他总是抱有一丝愧疚。在树儿刚出生时,他就是一个称职的奶爸,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洗澡、剪指甲、梳小辫,他样样都手熟。他和树儿之间有他们独有的沟通语言,两个人会玩在我看来挺无聊的游戏,并乐此不疲。树儿爸并没有对树儿的未来完全悲观,他认为只要长大了,脚踏实地活着,一份最简单的低薪工作总还是能找到的。现在他仍像树儿小时候那样陪她玩耍,陪她追动画片,不厌其烦地回答树儿机械、重复、刻板的有关剧情的提问。每回夫妻吵架几乎要到离婚那一步,他就会跟我保证,再难他也会带着树儿回四川,把她养大,给她缴足养老金,让她老有所依。

……

苦难本身会在日常生活的交谈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令人猝不及防。我周围的苦难已太多,负面消息总是如洪水般袭来,包括我自己的。我看见了别人的痛苦,这些痛苦都离我不远,而我自己也经历着类似的痛苦。

然而,痛苦之下,我也得出了清晰的结论:虽然树儿得了孤独症,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虽然我经历了情绪的剧变,有许许多多负面的东西涌入,但我一直爱她,这点毫无疑问。

我放弃了追求“正常”的执念,慢慢接受树儿患孤独症这一生活中的非正常因素。抛弃对孤独症的偏见后,我的生活也趋于平和了。我不再带着自责去幻想:要是不是她,或者她是个普通的小姑娘该多好。我内心那些复杂纠结的情感渐渐消退了,被贴上孤独症标签之前和之后,她始终如一是我亲爱的女儿。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
莱山区图书馆开展清明节文化体验活动

莱山区图书馆开展清明节文化体验活动

为弘扬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清明节的习俗与意义,近日,莱山区图书馆联合烟台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明节文化体验”活动,共15组家庭参加本次活动。活动当天,青年志愿者们早早布置好活动场地,装饰以清明节相关的元素,如柳枝、风筝等,营造出节日的氛围。活动开始,青年志愿者

2025-04-06 10:05:00

童声议事 共话成长

童声议事 共话成长

日前,河北省青县第二实验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幼儿代表大会”。该园活动室里喜气洋洋,25名佩戴“代表证”的幼儿代表与园委会成员、家长代表围坐在圆桌前,共议园内“大事”。这场“幼儿代表大会”,让幼儿园日常管理从成人的“一言堂”变成了幼儿的“议事厅”。 第一个议题是“你最喜欢的幼儿园活动是什么”。

2025-04-06 08:30:00

她始终如一是我亲爱的女儿

她始终如一是我亲爱的女儿

来源:【华声在线】编者按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身边就存在着庞大的孤独症群体。中国残联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且以每年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孤独症日,宣传主题口号是“落实关爱行动,推动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近日,一部双相情感障碍母亲养育孤

2025-04-05 23:16:00

医在身边|个子矮就要用生长激素?毓璜顶医院专家为您解读矮小症

医在身边|个子矮就要用生长激素?毓璜顶医院专家为您解读矮小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矮小症是什么?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要点有哪些? 如何正确应对孩子身高发育问题?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到毓璜顶医院儿内二科副主任李坤霞帮助家长科学认识矮小症。李坤霞介绍,矮小症在医学上有明确界定,是指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

2025-04-04 21:15:00

高颜值少年冲上热搜!这张合照让人意外!背后的他们值得关注↗

高颜值少年冲上热搜!这张合照让人意外!背后的他们值得关注↗

近日一组公益大片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曼昱化身“黑骑士”与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20岁孤独症青年小岱共同登上《FocusStar》四月公益刊封面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暖春时节碰撞出希望的火花中国乒乓队运队员王曼昱相信坊友们都很熟悉了看起来酷酷的,其实暖暖的!此前低调为罕见病儿童送温暖详情点

2025-04-04 1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