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成都地区生产总值5930.3亿元,同比增长6.0%。
“一季报”振奋人心、增添信心,这份“成绩单”是干出来的、也是拼出来的。去年最后一天,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关键要干字当头。今年以来,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全面打响奋战“一季度”、冲刺“开门红”战役,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主基调,进是方向与状态。透视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我们可以从中读出成都的韧性与动能,也能看到这座城市的定力与担当——
稳中求进,稳在哪里?今年一季度,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2.7亿元,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何以稳?在于底盘牢固。一季度以来,成都全力打好消费“翻身仗”、投资“主动仗”、工业“攻坚仗”,多措并举稳经济。比如,作为“消费万亿之城”,一季度以来,成都乘势而上、高位突围,持续上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供给。从“过完春节过春糖”到“2025成都春日消费季”,从“以旧换新”到汽车消费奖励活动,从首发经济“火”到文旅消费“热”……消费的“稳定器”作用持续发挥。
再看投资,投资与消费协同发力,是当期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开年后,成都一手抓招商引资,组建招商中心,先后走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开展投资促进系列活动;一手抓项目建设,组建“四大专班”,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力争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工业,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成都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实施“立园满园”行动,第一时间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帮助企业稳产增产扩产;强化产贸联动,帮助生产型外贸企业拓展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一季度,成都消费活力满满、投资后劲十足、工业稳扎稳打……持续夯实成都经济运行的底部支撑。上扬的曲线中,彰显着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底盘稳固,方能赢得主动。
稳中求进,进在哪里?数据显示,成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2.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6%;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65.2亿元,同比增长11.9%;1—2月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26.07%……
何以进?
在于科技创新之进——六基因编辑猪肾脏、经口手术机器人系统……今年以来,多项“全球首例”“全国首创”在成都接连涌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在于产业布局之进——2月21日,成都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集中签约47个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在于对外开放之进——成都相继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对外交往中心,努力开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进,源于内部的创新与外部的开拓,科创新成果、产业新赛道、海外新市场……这一个又一个的“新”,不仅蓄积着经济进的动能,也蕴藏着城市发展的未来密钥。
稳中求进,稳有基础、进才有后劲。一季度,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得益于一系列战略机遇赋能、国家政策助力,成都拼搏奋进、创新创造,既立足当前、加压突破,也着眼未来、前瞻布局,更好以“有为政府”服务“有效市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跑出“开门红”。
这是成都的韧劲所在、潜能所在,这也启示我们,面对困难要更坚定信心、面对挑战要更保持定力、面对机遇要更积极抢抓、面对使命要更担当有为,唯有如此,方能推动城市发展行稳致远、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