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潮南区2025年清明集体公祭活动在胪岗镇举办,倡导以文明、环保、安全的清明祭祀方式,传递对先人的缅怀追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潮南区持续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潮南民政部门从哪些方面加强建设,积极主动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做实兜底保障 做到应保尽保
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始终是民政工作的重点。走访中发现,潮南区在兜底保障能力建设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制,通过资金保障、救助保障和多部门联动,构建多层次兜底保障体系,确保民生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彰显了潮南区委、区政府的民生情怀。
“民政工作关乎民生福祉,关系千家万户,今年,我们会继续在重点保障领域持续发力。”潮南区民政局局长陈松湖告诉记者,首先就是要将“单人户”纳入低保政策,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对象单独保障,持续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其次,通过落实主动发现机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比对和数据共享,及时掌握“重点人群”的家庭具体情况。同时,依托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双百社工等力量进村入户走访排查,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助。
对于因遭受意外事件、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和个人,该如何保障?陈松湖说,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是当务之急,今年会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而在完善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潮南民政也是下足了功夫。据介绍,从优化敬老院布局,开展适老化改造,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做好“汕头呼援通”和“民情地图”服务,推动潮南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汇聚向善力量 提升民生温度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潮南,乐善好施早已蔚然成风,慈善之爱的暖意,时刻注入到乡村每个需要的角落。
“今年,我们将汇聚潮南万千合力,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陈松湖说。
具体来说,通过积极培育发展民办教育、医疗、文化、社会工作等领域社会服务机构,满足社会群体多样化的公共服需求;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慈善会、志愿服务组织、应急救援等社会团体发挥优势作用,在协调企业诉求、安老抚幼、助学助医、环境保护、弱势群体帮扶、救灾防灾等领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慈善社会氛围,助推潮南高质量发展。

在社会事务工作方面,潮南同样“一个也不能少”。据悉,不仅要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通过与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应保尽保”,还要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深化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持续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基本生活保障,加强监护困境儿童保障。
与此同时,稳步推进殡葬改革,补齐殡葬设施建设短板,提升树葬等绿色生态殡葬水平,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实现民政婚姻登记与婚检、孕优检查联合办公,巩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成果,优化结婚登记颁证服务,持续开展婚俗改革,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婚姻登记服务。
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张伟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