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信息港_原创】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5月23日,“心弦共振 亲子共鸣”亲子对唱活动展示在北清实验学校举行,8组家庭呈现了精彩纷呈的演绎,让日常平凡而温暖的细节,成为最珍贵的“家庭记忆”。

本场活动是官渡区第三届 “5・2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周” 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家长和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敞开心扉,用心倾听彼此内心的声音,用爱化解隔阂,实现心弦共振、亲子共鸣。

“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而美育是润泽心灵的甘泉。此次亲子对唱活动正是将二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共同创作演绎,亲子在旋律中增进理解,在歌词里传递关爱,化解日常沟通的壁垒。音乐不仅是才艺的展示,更是情绪的表达,在创作中释放压力,在合作中建立自信,让积极心态在音符间生根发芽。”官渡区教体局团工委副书记陈国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正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缩影。当父母与孩子携手登台,当歌声与掌声交织共鸣,见证的不仅是才艺的展示,更是教育合力的凝聚。

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音乐教研员赵聆妤介绍,本次活动紧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目标,通过音乐与心理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了一条美育与心育并行的创新路径。

本次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区公民办中小学的35件音乐作品。作品创作主体更加多元,从单人创作发展到全家参与;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融合了说唱、民谣等多种风格;情感表达更加真挚,许多作品都源自真实的生活故事。

亲子对唱,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的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每一次的合唱,都是父母与孩子心灵深处最真挚的对话,是对彼此最深情的告白。原创优秀作品展演中,8组家庭用极具感染力的歌声与表演,将“心弦共振 亲子共鸣”这一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点燃全场气氛。

《我不》这首歌让大家看到了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爸爸的宇宙对讲机》则展现了父亲用智慧化解教育难题的过程,让观众更加理解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更是整个家庭的共同课题。歌曲《爱是分享》《爱的对白》《在星空下等你》《时光里的牵挂》让人们感受到,音乐是最美的沟通语言,当日常的唠叨变成动人的旋律,亲子关系也随之升华。《晚安大理》将苍山洱海的美景融入歌声,《还有一个她》讲述了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这些作品不仅传递了亲情,更传承了文化根脉。

参演家长秦晓斌介绍,《爸爸的宇宙对讲机》这首歌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与7岁儿子共同应对成长挑战的日常互动。刚上小学的孩子常因课业压力产生焦虑,而父亲敏锐捕捉到儿童特有的“魔法思维”——这个年龄段的孩童天然相信万物有灵,能将现实困境转化为幻想游戏。创作初期,父亲观察到儿子总在写作业时神游,用文具搭建想象中的星际基地,甚至给每支铅笔赋予“宇宙任务”。他并未强行矫正这种“不专心”,反而顺势加入这场幻想,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包装成父子联手的太空探险。

在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的家长论坛中,还特别邀请了优秀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她们结合自身的家庭教育实践,分享了宝贵的育儿心得和成功的教育方法,为在场的家长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