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1日起,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成为衡量住宅品质的重要标尺。当我们谈论“好房子”时,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结构与空间布局,与之配套的民生服务同样关键,而供水服务直接关乎居住的舒适度与健康品质。
记者从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获悉,在已完成超14.2万户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后续将在广州中心城区其他符合条件的社区推动供水设施改造接管,2027年底前完成10万户老旧小区共用用水设施改造,逐步消除供水中间层安全及质量隐患。
改造升级,老旧小区迎来“水新生”
老旧小区供水设施的陈旧老化,产生管网跑冒滴漏、水压不稳、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将老旧小区供水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系统化方案破解难题,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
针对不同老旧楼宇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楼一策”改造计划。通过多方协调,采用“政府补贴+企业投入”的资金筹措模式,为众多老旧小区注入改造活力。以广州市荔湾区桃源社区为例,协助社区完成二次供水设施升级改造,并顺利接管该社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后水压稳定充足,居民再也不用担心高峰时段用水困难,真正实现了从“有水用”到“用好水”的转变。目前,已完成超14.2万户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工作,后续将在广州中心城区其他符合条件的社区推动供水设施改造接管,2027年底前完成10万户老旧小区共用用水设施改造,逐步消除供水中间层安全及质量隐患。

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工程新装智能水表
智慧赋能,新建社区畅享“科技水”
在新建住宅项目中,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联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建小区按高品质水标准统一建设二次供水设施,从源头上截断二次供水设施低水平建设运营管理的问题。智慧泵房成为小区供水的“智慧大脑”,通过设置集中式深度处理装置、优质不锈钢水箱、紫外线消毒系统、在线水质监测仪器仪表等设施,实现远程智能运维,泵房能实时监测水质、水压、水流量等关键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精准预测居民用水需求,实现按需供水,既保证了供水稳定,又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智慧泵房应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深度处理技术,可使供水水质达到直饮水标准,同时可结合用户用水习惯,在系统中合理设置智能水质循环装置,对环状管网及支状管网内的水进行动态循环,有效避免因长时间停用导致供水细菌指标超标问题,进一步筑牢水质安全防线。

智慧标准泵房
技术赋能,全场景覆盖“品质饮”
为改善公共建筑用水条件,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积极引导公共建筑管理主体自愿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提标建设,鼓励高品质水进入园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公司主动响应公建单位提出的增设二次供水深度处理设施需求,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改造验收等服务,力求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新鲜、更便捷的高品质用水体验。
管道直饮水系统在越秀区东川路2号率先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砂滤、炭滤、RO反渗透五级净水工艺,实现了立管、同层环状与分布式终端管网同步智能循环。此次创新采用建设-运营-租赁(BOL)模式运营,运用管道直饮水技术,成功打造广州首个高品质饮用水示范点。
相较于传统瓶装水和桶装水在存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及水质难以长期保障的问题,新投入使用的管道直饮水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反渗透技术,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余氯等有害成分,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水质达到国家直饮水卫生标准,让市民喝得更放心、更健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杜娟 通讯员 刘艺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俊杰 通讯员 刘艺琳、薛晓晔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