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随便进”的舒城县委大院火了,记者实地探访

时间:2025-04-03 10:33:00


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发自安徽舒城

【编者按】

“县”是郡县制建立以来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划。“县委大院”是党政机关办公场所,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主场”。

县委大院的开放程度、朴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当地服务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群众观念,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的生动体现。

2025年春天,澎湃新闻推出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专题,用我们的笔和镜头去记录这些或朴素或向人民群众敞开怀抱的县委大院。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一定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县委大院。

今天跟大家见面的是安徽舒城县委大院。

设计:周寰

2024年11月,因为县委大院可以“随便进”,安徽舒城突然“火了”。有网友称赞说,虽然是县委大院,却“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迎来流量后,院内的机关食堂意外成为热门打卡点,迎来大批体验者,吃饭的队伍从打菜窗口一直排到了食堂门口。

2025年3月,记者实地回访发现,走红四个多月后,网络带来的热度早已消退,但和过去几十年一样,舒城县委大院依旧大门敞开,市民可以自由进出、免费停车。一如既往开放、亲民的同时,这里还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为了进一步方便停车,院内正在建设一批新的停车位。

接住这波流量,文旅部门也在持续发力。今年3月1日,当地正式开通舒城东站直达万佛湖风景区的旅游公交专线。一下高铁便可直奔景区,加上走红后带来的知名度提升,这个春天,到舒城的游客也比往年更多了。

热度早已消退,县委大院开放依旧


舒城县委大院,地处县城的核心区域。说是县委大院,但实际上,该大院并没有院墙,而是与周围的居民房连成一片。

“这些居民房,最早也是政府办公用房,后来才被改成职工住房,现在有的已经被出售或出租。”一位老住户介绍,县委、县政府均在此院内办公,几十年来未曾搬迁过。

舒城县委大院仍对外开放,市民可自由进出。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3月26日,记者在舒城县委大院门口看到,这里的大门依旧敞开,市民仍可自由进出、免费停车。在县委大院内,一共有三栋办公楼,其中,县委、县政府在一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五层楼内办公。在网上“火了”的那段时间,该栋楼正在进行外立面改造。如今,改造完成后,大楼外观焕然一新,但内部仍较为朴素,不仅没有电梯,就连一层层的步梯,也显露出明显的岁月痕迹。

县人大、县政协则是在一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楼内办公。另外,院内还有一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县政府老办公大楼,因为楼龄较老,县政府搬出后,该栋楼便一直空置。舒城县政府办副主任李海峰介绍,目前该栋老办公大楼正在进行修缮,修缮完成后将重新投入使用。同时,记者看到,为进一步方便停车,老办公大楼旁边的空地上,还在建设一批新的停车位。

县委大院内,正在建设一批新的停车位。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此前,舒城县委大院“火了”之后,院内的机关食堂也意外成为热门打卡点,一时间吸引了大批体验者。“那段时间,来吃饭的人明显增多,我们也相应增加了餐食供应,现在热度过去了,用餐人数又恢复到了平时的正常水平。”机关食堂负责人曹经理介绍,她接手经营该食堂已有近十年,在她接手之前,机关食堂就是对外开放的,“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据记者观察,该食堂内部并不大,按照不同价格,打菜窗口分为2元区、4元区、7元区、10元区。一位在附近干活的工人说,“这里的价格不贵,最少花个5元到7元就能吃饱;而在外面,吃顿饭一般都要花12元,最少也要10元。”另外,由于周边分布着几所学校,在用餐人群中,除了有不少工人的身影,不时还能看到佩戴红领巾的学生。

机关食堂内,不时能看到佩戴红领巾的学生在吃饭。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一位在院内上班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大多居住在县城,很多人通常都会回家吃饭,“我家就在附近,一般家里没做饭的时候,我才会偶尔光顾食堂。”他记得,县委大院“火了”之后,吃饭的人一下多了起来,队伍从打菜窗口一直排到了食堂门口,不过,一两个星期后,就恢复正常了。

“这让我感到很意外。”该名工作人员表示,他打小就会来机关食堂吃饭,对于县委大院“随便进”,早已习以为常,“为老百姓服务,本来就是政府该做的,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他说,由于县委大院不设门禁、不收停车费,很多市民到附近办事或购物,也习惯把车停进院内。“我自己平时很少开车到单位上班,能方便他人的时候就方便一下吧,尽量把停车位留给有需要的群众。”他告诉记者,除了县委大院,县里其他单位的办公场所,在节假日也都会向市民开放停车。

可见,在舒城县,向老百姓开放的,不仅仅是县委大院。舒城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提到,不只是县委大院,机关单位的卫生间也都向公众开放。他还说:“一直以来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什么方不方便,大家都是人民群众,大院会继续开放。”

文旅接力,高铁站新增公交旅游专线


舒城“火了”,最惊喜、最忙碌的,莫过于文旅部门。

公开资料显示,舒城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西依大别山、东傍巢湖水、紧邻省会合肥,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皖中花园”的美誉。其中,最具特色的景点有“一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佛湖)、一山(国家4A级旅游区万佛山)、一泉(汤池温泉)、一城(周瑜城古遗址)”。

“至今记得很清楚,2024年11月18日,我们县正在上海市青浦区召开‘景区共建’文旅对接会,突然接到很多媒体打来的采访电话。”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佘海燕回忆,意识到“泼天的流量”终于砸中了舒城,她立马积极安排舒城县文旅推广大使走进各大媒体直播间,向全国网友推介当地的文旅资源。

舒城县万佛湖。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供图

同时,“舒城文旅”抖音号也加大更新频率,推出“舒城县委大院火了,舒城文旅来接流量”系列短视频,带网友“云打卡”当地的秀美山川、特色美食。“那段时间,抖音号的浏览量明显提升,短时间内就涨粉了三四千,粉丝数量达到9.1万。”为了将线上流量承接到线下,舒城县各个景区也顺势推出免门票或门票半价活动,优惠政策一直持续到了2024年年底。

“我们是2020年开通抖音号的,在省内县级文旅部门中属于较早的一批,最开始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出镜拍视频宣传。”佘海燕说,后来,大家逐渐意识到,光靠文旅部门是远远不够的。于是,2023年,舒城县举办游舒城主播大赛、十大文旅推介官评选大赛,通过比赛招募了一批优秀的自媒体主播担任文旅推广大使。目前该县共有四五十名文旅推广大使,今年还将新发展一批。

组织文旅推广大使开展采风活动。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供图

“此前我们做过调研,数据显示,到舒城的省内游客主要来自合肥等皖中地区,省外游客主要来自江苏、湖北、河南等周边省份,游客年龄段则集中在30岁到50岁。”佘海燕告诉记者,舒城在网上“火了”之后,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于到舒城旅游的兴趣明显增强。

接住这波流量,舒城文旅官方账号也开始注重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视频剪辑风格变得更加新颖、活泼、俏皮。此后,舒城县启动大学生文旅推介官招募。今年2月,文旅部门还在年轻人喜爱的小红书平台上,发起“舒城文旅小红书种草笔记大赛”,参赛者发布舒城县文旅资源相关的图文笔记,最高可获得2000元奖金。

舒城县万佛山。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供图

“虽然线上的网络热度已经退去,抖音号的流量也回归了正常水平,但我们在线下的努力不会停止。”佘海燕表示,以前舒城高铁站的公共交通一直是“短板”,这次借助县委大院“火了”的契机,“公交+旅游”融合发展的步伐又迈进了一步。

今年3月1日,当地正式开通舒城东站直达万佛湖风景区的旅游公交专线,旅游公交每日往返三次,凡购买万佛湖景区门票的乘客,可享受免费乘车服务;未购买景区门票的乘客,仅需支付每人每次5元的乘车费用。3月28日,合肥往返舒城的站点巴士也正式开通运营,从省会合肥到舒城的短途旅行,变得更加便捷。

“发展地方文旅,最离不开的还是项目,只有不断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佘海燕提到,为此,去年以来,舒城县重点谋划推出了全城乡村振兴推进一期项目、旅游风景道配套设施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文旅项目。另外,针对龙头景区万佛湖,接下来也将在现有的灯光秀基础上,努力打造更多的沉浸式夜游场景。

“2024年,舒城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31.3%。”佘海燕说,当前正是旅游旺季,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加上走红后带来的知名度提升,这个春天,到舒城的游客也比往年更多了,“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到舒城、爱上舒城。”

设计:周寰



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


图片
相关推荐
西宁→茫崖 青海首发银发旅游专列驶向西北秘境

西宁→茫崖 青海首发银发旅游专列驶向西北秘境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罗俊娥 近日,青海省首列“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夏都西宁·魅力海西·秘境茫崖”银发旅游专列开通启动仪式在西宁火车站举行。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鸣笛,旅游专列缓缓驶出西宁火车站。数百名游客踏上了探索西北秘境的旅程,一场文化旅游盛宴正式拉开帷幕,他们将在旅途中留下属于自己的难忘回忆,

2025-05-21 10:32:00

沈铁开行首趟川渝方向银发专列

沈铁开行首趟川渝方向银发专列

5月7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首趟川渝方向银发旅游列车从长春站驶出,列车满载570名平均年龄超67岁的游客,开启了为期13天的巴蜀之行。此趟列车以“适老化服务+慢节奏深度游”为核心,采用“车随人走、夜行昼游、游景停车”的旅游模式,在为期13天的行程中,串联起西安、成都、重庆、河南等地的11处国

2025-05-09 07:07:00

文旅交通联合执法 共同护航游客安全

文旅交通联合执法 共同护航游客安全

驻报全媒体记者 张新成 通讯员 蒋军华“五一”假期期间,为保障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安全,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驻马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驻马店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旅游包车客运市场开展了系列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此次行动重点聚焦于旅游包车运营资质、旅游市场规范经营等关键领域,旨在为市民和

2025-05-07 10:16:00

五一“趣”邵阳|湖南新宁:多元文旅体验引爆崀山“五一”出游热

五一“趣”邵阳|湖南新宁:多元文旅体验引爆崀山“五一”出游热

红网时刻新闻5月5日讯(通讯员 鄢跃斌 李敏)多个景点“约满”“售罄”,精品民宿酒店“一房难求”,山歌对唱响彻夫夷江……5月5日,为期5天的“五一”小长假圆满收官。假日期间,湖南崀山景区凭借独特的丹霞奇观与文旅融合新业态,迎来游客量“井喷式”增长,形成了景区游客爆满、街区游人爆棚、文化消费爆表的文旅

2025-05-06 10:17:00

空包而来满载而归 “进货式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

空包而来满载而归 “进货式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

“五一”假期旅游热度不减,作为新晋旅游城市的“世界超市”义乌,一种“旅游+购物”的消费新模式,这两年正在不断吸引着中外游客。总台记者 夏周:作为全国首个国家4A级购物旅游景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今天的人气咋样?小商品市场上午9点正式开门迎客,根据当地统计,今天会有约20万人

2025-05-04 17: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