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

时间:2025-07-14 09:03:00

原标题: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国际视点)

近期,法国巴黎遭遇严重热浪。巴黎塞纳河最近开放3处公共游泳区域,供市民和游客度过炎炎夏日。图为日前,人们在塞纳河消暑休闲。记者 尚凯元摄

近期,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日前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6月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6%,是47年卫星记录中6月的第二低值;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9%,是有记录以来6月的第三低值。多国气象学家表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多地夏季高温来得越来越早,热浪变得更频繁、更强烈,各国应加大力度推动温室气体减排,携手应对气候危机已刻不容缓。

多国气温持续爆表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公报说,今年6月以来,欧洲多地出现创纪录高温,其异常性不仅体现在强度上,还在于发生时间变化上,高温天气正在提前到来。

在欧洲地区,根据法国气象局信息,自6月19日以来热浪开始席卷法国,大部分省7月1日和2日处于高温警报下,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7月1日是这轮热浪中最热的一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41摄氏度。西班牙国家气象局说,这轮热浪为过去50年来该国6月遭遇的最强热浪,14个自治区的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南部达到46摄氏度的高温纪录。葡萄牙海洋和大气研究所数据显示,中南部埃武拉地区小城莫拉6月29日最高气温达46.6摄氏度,创下全国6月份高温纪录。7月以来,奥地利、波黑、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相继发布高温红色警报。

美洲、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也正经历远高于平均水平的气温。在中东和北非地区,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数据显示,在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4月后,5月份的月度最高纪录连续两次创历史最高,达到51.6摄氏度。科威特多地6月最高温度持续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伊拉克南部省份5月份最高气温达到49摄氏度,提前进入高温季节。摩洛哥气象总局表示,受热浪影响,摩洛哥全国月平均气温屡创新高,部分沿海地区温度比往年平均气温高10至20摄氏度。韩国气象厅的数据显示,韩国西部坡州市和光明市7月8日气温突破40摄氏度,刷新该国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最高气温。同一天,首尔气温达到37.7摄氏度,为自1908年开始记录以来首尔7月上旬最高气温。

“今年的高温天气与往年相比明显提前,预计夏季高温时间会变得更长。”阿联酋哈利法大学环境与地球物理科学实验室负责人迪亚娜·弗朗西丝表示。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气候战略负责人萨曼莎·伯吉斯认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热浪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强烈,并影响到欧洲更多的人。

推出多项应对措施

持续高温给全球带来多方面挑战。据世界气象组织公报,本次席卷欧洲的热浪源自非洲大陆,高压系统形成“热穹顶”效应,将空气压缩至地表附近,导致气温升高。极端高温强化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污染和野火风险。近期,希腊等多个欧洲国家爆发野火,全球发生多起与高温天气相关的死亡事件。

电力供应等城市基础设施面临不小压力,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例如,意大利多地出现供电中断情况。英国已有两段主要铁路线路受高温天气直接影响,出现停运和延误。科威特在51个地区实施计划停电,以应对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及维护部分发电机组。

为应对高温天气,多国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法国教育部允许家长在高温期间将子女留在家中,多地学校临时停课。意大利和希腊出台了一些高风险职业的临时停工方案,鼓励企业实行远程办公。欧洲多个城市开放带空调的“气候避难所”,为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提供饮水与降温服务。沙特等海湾国家推出夏季午间户外工作禁令,除特定工种外,禁止工人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户外劳动。阿联酋为配送员设立超过1万个空调休息站,打开手机地图,配送员就能找到就近的休息站乘凉休息。

随着热浪事件不断增多,脆弱人群面临严重健康风险。多国专家提醒,高温天气来袭时,个人除使用遮阳伞、帽子等防晒外,还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预防高温引发的脱水和中暑。户外工作者、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孕产妇等群体需格外注意防护。此外,一些高温地区同时也是旅游胜地,游客应注意采取防暑降温等措施,并对高温可能引发的野火等风险保持警惕。

英国公共卫生专家约翰·阿什顿表示,必须采取措施应对高温天气,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大规模植树造林,为城镇遮阴。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科学家尤利恩·尼古拉斯指出,早期预警系统和公共健康策略对保护弱势群体至关重要。

急需加快气候行动

世界气象组织的公报表明,自1961年以来,全球各地区普遍呈现升温趋势,尤其自1991年起,全球变暖明显加速。其中,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升温幅度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显示出多区域同步升温的趋势。该组织发布的另一份前瞻性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内气候变暖没有暂缓迹象。根据公报,受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高温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发出的预警以及协调制订的高温与健康行动计划,对于保障公众安全和福祉正变得愈加重要。

“过去我们更多是在7月和8月看到类似热浪,但现在已经提前至6月。这种时间上的前移,正是气候变暖带来的直接体现。”尤利恩·尼古拉斯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应聚焦两个关键方向:一是加快减缓措施,从源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强化适应能力,提升社会各领域应对极端天气和长期全球变暖趋势的韧性。英国雷丁大学气候专家理查德·艾伦表示,气候变化加剧了这些天气模式,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依然是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

世界气象组织再次呼吁各国加快气候适应和减缓能力建设,推动早期预警系统普及,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响应与防范水平。该组织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收录了尼泊尔应对极端天气的一项案例。2024年9月下旬,尼泊尔遭遇破纪录降雨,引发严重洪灾,造成至少246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9400万美元。但得益于事前部署的预警系统和预判响应机制,当地政府、联合国系统和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为超过13万人提供了及时的避险支持,大幅减少了人员伤亡与健康风险。这一经验强调了前瞻性应对和社区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及其合作伙伴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表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于今年11月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各国加快提交新一轮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同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我们不能、不应,也绝不会放弃气候行动”。

来源:新华网

相关推荐
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

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

原标题: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国际视点)近期,法国巴黎遭遇严重热浪。巴黎塞纳河最近开放3处公共游泳区域,供市民和游客度过炎炎夏日。图为日前,人们在塞纳河消暑休闲。记者 尚凯元摄近期,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日前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

2025-07-14 09:03:00

太原本周最高气温将突破35℃

太原本周最高气温将突破35℃

  本报讯(见习记者 孙佳敏)根据太原市气象台预报,本周我市以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其中7月14日至15日、17日至18日部分地区有35℃或以上高温天气。  7月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晴天转多云,南部地区有35℃高温天气,3级南风,22℃~35℃。  7月14日夜间到15日白天,多云间阴天,有阵雨或

2025-07-14 08:09:00

新华时评丨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

新华时评丨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新华社记者董越 朱婉君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成为文明互鉴的生动缩影。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加强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已成为国际

2025-07-13 18:19:00

东北华北“蒸桑拿” 西北干热暴晒 这种天气下周会缓解吗?

东北华北“蒸桑拿” 西北干热暴晒 这种天气下周会缓解吗?

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下,未来一周我国北方大部暑热升级,黄淮、华北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什么时候能缓解,来看气象专家的介绍。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 孙倩倩:热带高压未来几天将继续强势地西伸北抬,并且与高压脊融成一片,形成一个大的暖高压,笼罩在长江以北,影响到大部地区,所以高温炎热天气会自东向西逐渐地发

2025-07-11 16:25:00

河南将成全国高温核心区!西部、西北部、南部警惕强对流

河南将成全国高温核心区!西部、西北部、南部警惕强对流

降水西部、西北部、南部警惕强对流!今明两天我省西部、西北部、南部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多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天气,12日副高加强西伸,南部地区仍处于副高边缘,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与此同时,还需防范午后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突袭,出门记得随身带把伞,以免被“局”。警惕强对流气温13日高温

2025-07-1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