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女孩“复活”外公,妈妈瞬间泪奔!花10元“AI复活”亲人靠谱吗?

时间:2025-04-06 17:33:00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只需一段视频或一张照片,就能通过AI技术让逝去的亲人“复活”,音容笑貌重现屏幕。而在清明节前后,记者发现,各大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使用AI技术“复活”的服务大量增加,价格从十元到数千元不等。


图据网络


事实上,AI“复活”的背后,也引发了众多争论,这项新技术在给予人们心理慰藉的同时,也面临着伦理和法律的双重审视。



“00后”女孩为母亲“复活”外公

近期AI“复活”业务量大增


4月3日,清明节前夕,来自广东的刘晴晴在电商平台购买了AI“复活”技术服务,“复活”了自己的外公,生成了一段动态视频,视频中她的外公可以做出眨眼、微笑以及挥手等动作。“我是为我妈妈做的,外公生前和妈妈有心结没解开,最后去世也没能见上一面。”刘晴晴说,她将视频给妈妈看了,她妈妈一瞬间就哭了出来,“这一刻,我感受到了AI的意义。”刘晴晴说。


事实上,记者浏览发现,在社交平台,关于AI“复活”的分享和讨论非常多,有意思的是,每一网友的分享帖之下,都有网友“求分享”,多数都希望“复活”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亲人。


随后,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AI复活”,可以看到有大量店铺都销售相关产品,价格从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家店铺,都表示近期店铺单量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一家店铺客服表示,根据照片人数、时长、照片修复难度进行定制,基本是40元起步,做5秒的微笑视频,可以进行两次修改。


但该客服也表示,该店是使用AI技术进行合成,做视频的动作角度可能会有细节上的变化,做不了复杂的动作和高糊修复,并且做出的合成视频肉眼肯定能看得出来。在照片清晰的情况下,合成一个视频需要3个小时左右。数据显示,目前该店该产品已售3000多单,近期业务量增加超100%,评论区也有很多好评,“对着一张照片哭死,失去的亲人仿佛回来了。”有顾客这样说。



AI“复活”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

存在技术局限性和伦理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AI“复活”这种新兴服务技术,网络上争议较大。一方面,网友认为这种技术可以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弥补遗憾的情绪价值,但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复活”是在亵渎逝者,相当于购买一个“玩具”,同时存在泄露隐私等风险。


对此,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对记者表示,AI“复活”技术通过模拟生成逝者的数字形象,虽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与死的界限,引发伦理争议。这让人们思考,这种技术是否尊重逝者及其家属的意愿,是否会对生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詹军豪指出,目前,AI复活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技术局限性和伦理困境。未来,需要明确技术应用的法律边界,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并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数字形象的逼真度和交互性,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同时避免潜在风险。此外,还需引导公众理性看待这项技术,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认为,从市场角度观察,AI“复活”服务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娱乐、教育、虚拟陪伴,甚至是遗产传承等方面,市场需求逐渐显现。然而,其合规化发展不仅需要法律层面的清晰界定,还涉及商业伦理和社会公共情绪的考量。


律师说法

“复活逝者”需近亲属同意


目前来看,AI“复活”技术最大的争议是伦理和法律的双重审视。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接受记者采访认为,死者享有人格利益保护,AI“复活”技术如果未经逝者近亲属同意,利用逝者肖像、声音等生成数字形象,侵害了逝者的肖像、声音等人格利益。


付建进一步解释,《民法典》规定受法律保护的死者人格利益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种AI“复活”技术必须要征得死者近亲属同意,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不得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付建还提到,AI可以生成死者生前生活,但是要谨防科技公司擅自使用逝者面容“复活”并进行商业推广,或利用该技术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这些都是违法犯罪风险的体现。在“复活逝者”时应当事先经过死者家属同意,不能丑化逝者面容或者生成对逝者名誉有损的画面,否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也向记者表示,逝者的姓名、肖像、隐私等权利受法律保护。如果没有经过逝者近亲属等权利人的同意,随意使用逝者的个人信息进行AI复活或制作AI数字人,则会侵犯人格权。


图片
编辑 李扬
责编 丁伟
审核 余行
图片


点亮♡,持续关注!

图片
相关推荐
女孩想要“王一博签名照” 妈妈的卡竟被刷空!|反诈·破局

女孩想要“王一博签名照” 妈妈的卡竟被刷空!|反诈·破局

大象新闻记者 林林 孔旭阳 齐振环 魏广宝 赵勇升 张定有今年2月12日南阳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美(化名)在刷手机时看到了一个"免费赠送王一博签名照"的帖子因为喜爱王一博小美被引导加入了"粉丝福利群"结果刚进去群内突然出现"武汉警方"账号声称群主涉嫌贩卖明星隐私要求群成员配合调查否则将联系家长所在地

2025-04-08 08:15:00

教师园地 | 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取代教师?

教师园地 | 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取代教师?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关于“技术能否取代教师”,讨论由来已久。伴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火,这一话题已经升级翻红为“人工智能能否取代教师”,为社会各界所热议。事实上,回答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认识教育本质和师者内涵。 如果将对教育

2025-04-07 20:39:00

你被“零添加”误导过吗?记者带你走进超市看标签……

你被“零添加”误导过吗?记者带你走进超市看标签……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注意!!!预包装食品不再允许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禁标“零添加”的原因何在?食品标签上的“零添加”具体指什么?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该注意什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准确传达食品信息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

2025-04-07 13:08:00

【春城时评】生态葬背后的文明温度与社会理性

【春城时评】生态葬背后的文明温度与社会理性

近日,有市民向春城晚报热线反映,清明祭扫时她发现部分墓穴建造豪华、价格高昂,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不如生态葬绿色环保,呼吁更多人选择生态葬。(4月2日《春城晚报》)生态葬是指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方式,将逝者骨灰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葬式的兴起,既是

2025-04-07 09:41:00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中国数字产业从技术储备释放到价值爆发的质变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中国数字产业从技术储备释放到价值爆发的质变

来源:邓正红软实力中国数字产业正经历从技术储备到价值爆发的质变:5G基站超500万座支撑起35万亿业务收入,人工智能算法驱动L4级自动驾驶落地15城,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300万企业实现78%数据资产化。量子计算与脑机接口等"科幻级技术"正突破专利封锁,中国实践将主导全球数字资产确权标准。基于邓

2025-04-06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