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推出风靡全国的虾水饺,到持续两年火爆全网的柿柿如意汤圆;从家喻户晓的速冻品牌,到全球华人的美食首选……当传统速冻行业增速放缓,思念食品却以每月3款新品的研发速度,用柿柿如意汤圆创造单月破亿神话。
然而,近年来整个冻品行业增长乏力,新消费食饮品牌、新奇口味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这家28年老牌企业究竟是如何打造出年轻人喜爱的爆款产品,找到新的增长机会的呢?
产品创新:
从 “满足需求” 到 “创造需求” 的跃迁
公开资料显示,思念食品成立于1997年7月,是国内大型专业速冻食品生产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大型专业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之一,横跨水饺、汤圆、馄饨、面点、粽子、休闲6大品类、拥有超500个SKU。
思念食品公共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思念食品在产品创新上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她指出,思念食品能够精准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并据此不断推出多款创新产品。例如,为关注健康群体推出大黄米汤圆、红高粱汤圆等杂粮系列;为控卡人群研发了鸡蛋韭菜素水饺、大虾仁水饺等产品;同时,还通过榴莲汤圆、龙井茶汤圆等新奇口味产品,成功激发了年轻消费者的兴趣。
据马上赢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在速冻汤圆、速冻饺子、速冻馄饨/云吞、速冻包子等市场份额居高的类目中,思念食品均位居行业首位。其通过多元市场布局,以不同价格、规格和口味的产品,覆盖了多样的消费场景。

来源:马上赢情报站
更具突破性的是,面对行业长达16年的“外皮创新”路径依赖,思念团队选择从造型维度进行颠覆性突破。思念食品注意到自2008年以来,汤圆品类的成功创新多集中在外皮创新,行业逐渐陷入创新瓶颈。为了唤醒品类活力,思念食品创新研制了一款从表皮到造型均不同于往年的3D造型汤圆,给汤圆穿上了立体新衣,创造了全新的市场需求。

思念食品公共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立体“柿子造型”,思念食品团队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开发新设备,保证“柿子叶”久煮不掉。最终,柿柿如意汤圆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和口感,上市三个月销售额破亿,成为2024年速冻食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单品之一,在京东、天猫等平台,长期占据汤圆品类销量榜首。
可以看出,思念食品在打造爆品的过程中,既在消费洞察上练就“软实力”,又在产品工艺上锻造“硬实力”,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到通过3D造型汤圆创造全新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思念食品成功实现了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的跃迁。
技术创新:
从 “传统生产” 到 “智慧生产” 的跨越
事实上,近年来速冻食品行业日子并不好过。马上赢数据显示,当前速冻食品市场的增长相对乏力,从疫情期间的爆发式增长到如今增长势能不足,类目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

除2023年6月三者出现一次明显正增长外,速冻食品销售额与销售量增长率持续为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来源:马上赢网站
但聚焦到企业个体上,马上赢数据显示,思念食品以1.44%的市场份额增长和5%的同比增速位居榜首,三全食品位居第二。
可见,在艰难的环境中,思念食品还是保持了向上增长动力。这背后的增长引擎又来自哪里呢?
思念食品公共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思念食品在这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以 “柿柿如意” 汤圆为例,研发团队耗时三个月开发出全自动贴皮机,实现了 “柿叶” 的精准切割与粘贴,解决了传统手工贴叶易脱落的问题,同时在外皮中加入胡萝卜汁、大麦苗粉来还原柿子色彩,实现 “橙皮绿叶” 的逼真效果。
此外,思念食品成功研发全自动成型馄饨机,推动食品智能装备研发取得突破进展;率先将机器人+视觉技术运用至传统速冻食品的工业化中。2024年以来,思念食品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淘汰低效高耗设备,引入全自动拌馅系统、多头秤、智能包装机、协作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实现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升级。
全球化布局:
从 “国人厨房” 到 “世人餐桌” 的拓展
“让世界尝尝思念的味道”,思念这句品牌愿景正从口号变为现实。
2003年,思念食品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此后多年,思念食品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2018年年底,思念食品美国生产基地全面投产,主要生产水饺、虾饺、馄饨、点心等,烧麦和小笼包等产品铺进了Costco等主流超市渠道。

不过,出海也面临着政策、法律法规等宏观信息识别挑战。同时,在海外市场,思念食品面对的是雀巢、泰国CP正大等国际食品巨头,不仅规模不在同一量级,进入市场时间也晚于这些巨头,中国食企要想分杯羹,只能找准市场缝隙,通过差异化产品打入市场。
和众多传统快消品的出海路径相似,思念食品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致力于在不动摇已有市场秩序、不影响自身存量市场的前提下,寻求产品出海、渠道出海,以此谋求品牌出海,进而将思念食品深植于海外消费者心中,不遗余力地将思念食品塑造成为中华美食的象征,不断抓住海外本土消费者的心智,从而提升思念品牌的影响力。
过去二十多年,思念食品稳步扩展,目前已出口至50多个国家,并计划在泰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地建设或收购工厂,形成从亚洲到美洲的全球产业链布局,稳步实现从 “国人厨房” 向 “世人餐桌” 的跨越转变。
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思念食品也在原产业之外不断扩展新领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5月,思念食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恶魔食堂”系列,涵盖炸鸡、鸡米花、烤翅、烤肠、芝士卷等潮流调理小食;同时,公司于2023年推出火锅产品矩阵,并在2024年将调理肉制品升级为战略级支柱品类,在河南濮阳投建新基地,总投资超2亿元。
28年间,思念食品的进化史,恰是中国速冻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精益创新的缩影。无论是技术端的智能化革命、产品端的文化赋能,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深耕,其内核始终围绕 “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当传统行业与新消费浪潮碰撞,思念食品用行动证明:只要敢于打破边界,老品牌也能持续“开新叶”。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赵冲)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