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今年,南方电网公司将持续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加快广东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重点输配电项目建设,加快藏粤直流工程在广东的落地实施,加快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新能源大规模消纳,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广东将新增电源装机3000万千瓦。南方电网公司表示,今年将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重点输配电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三山岛海上风电送出等系列重点工程建设,支持粤东、粤西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助力广东海上风电并网容量保持全国领先。
今年以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正加速推进,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进度条”不断刷新,粤西新能源打捆送出工程投产在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能源工程,广东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涵盖全省21个地市,总投资约480亿元,是为满足广东省“十四五”新增规划的煤电项目而相应建设的配套电网项目。
“项目建成后,广东省东西两翼至珠三角区域的电力送出能力可由1550万千瓦、1600万千瓦分别提升至3266万千瓦、2580万千瓦,满足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进一步强化大湾区电力可靠供应能力和安全托底保障水平。”南方电网公司输配电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全国首个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和建设的海上风电配套送出工程,也是首个±500千伏海上风电海陆一体、超远距离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投资约103亿,计划2026年10月投产。通过该项目,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将被直接送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支撑湾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预计2025年底前,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后,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世界首个千万千瓦级抽蓄湾区,供电支撑能力和电网调节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以项目催生创新 推动广东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南方电网公司表示,将依托在粤重大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深化柔性直流技术、电力人工智能、“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等推广应用,积极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助力广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广州,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的广州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及配套工程,将采用国际领先的多端柔直电力互济控制技术,探索解决超大城市电网片区间发展不均衡、供需平衡脆弱问题,为全球一线城市大电网稳定提升改造难题提供新方案。该工程投产后,将提升广州核心区域供电能力70万千瓦,极大提升广州核心区域供电安全保障。
“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依托柔直互联技术,建成全长约2000公里的广东目标网架工程,跨越广东8座城市,将广东东西部电力互济能力由400万千瓦提升至1000万千瓦,有效提升电网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沿海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规模发展的适应能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南方电网公司表示,将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端发力,以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等平台,助力打造新型储能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力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聚势赋能,助力广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精准对接广东“百千万工程”,加快农网改造升级,积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黄勇华 温存 胡美施 黄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通讯员:温存 郭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