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天气
今天白天晴转多云,南风三级左右,阵风六级,最高气温20℃;夜间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8℃。今天白天偏南阵风较大,外出注意防风;天干物燥,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尾号限行
4和9

▶ 北京支持商场商圈升级改造,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500万元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支持商场、商街、商圈品质提升项目的通知》,支持商业企业升级改造。支持北京市商业企业进行经营场所外立面改造、店内装修、设备购置及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改造升级。由北京市商务局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对项目实际投资额进行审定,补助资金比例不超过审定实际投资总额的10%。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 北京支持构建文商旅体融合消费圈!最高奖励100万
记者4月2日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全市推出一系列文商旅体融合促消费举措。同时,北京商圈品质提升、生活服务业发展等多项政策将突出融合支持,对推动多元消费融合发展的商圈、商场,最高予以100万元奖励支持。根据市文旅局印发的《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北京将继续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商品予以资金支持,2025年征集公告将于近期发布。
▶ 北京罕见病用药今年新落地不少于5种,药价将直降

动态调整药品进口企业白名单、扩充临床急需罕见病药品进口品类、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北京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将有新动作。随着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和相关运行规则、管理措施的出台,将完善“多方联动、高效便捷、闭环管理、全程可溯”的罕见病药品保障北京模式。
▶ 北京已完成器官捐献3800余例!“摆渡人”架起生命桥
清明节将至,北京市红十字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市已成功捐献器官3800余例,挽救了上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在北京佑安医院有一间器官捐献办公室,这里也是“摆渡”生命的通道。11年间,捐献办公室的负责人刘源已协调完成了近800例器官捐献,让近3000名患者重获新生。目前全国共有器官捐献协调员2000多人,大多是各医院的医护人员,刘源期待着器官捐献协调这支队伍能够日益壮大,为更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带来新生。
▶ 能加油、充电、换电和加氢,北京高速路首座综合能源补给站投运

4月2日下午,伴随着首辆加氢车完成氢能加注,北京市高速公路首座集加油、充电、换电和加氢等全品类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站——“首发能源”马驹桥综合能源补给站正式投运。与传统服务区只能为车辆提供加油和充换电服务不同,这座能源补给站首次建设了加氢设施。
▶ 地坛公园第二届花植艺术节开幕,赏花看景体验春天
4月2日,地坛公园第二届花植艺术节开幕。活动以“拥抱春天 花漾生活”为主题,设置有花植艺术区、文化展览区、互动体验区、商品购买区,还将举办特色文艺活动。
▶ 圆明园第三十届踏青节开幕,推荐两条特色赏花路线

4月2日,圆明园第三十届踏青节正式开幕。春野浮绿、水清木华,此次踏青节以“非遗”为主题,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共赴文化之约、共赏春日芳菲。此次踏青节将持续至5月5日(立夏)。因赏花区域较为分散,为方便游客赏花观景,今年圆明园踏青节重点推荐西部踏青赏花区,并规划春日最美打卡路线和东部踏青休闲游线两条特色赏花游线。
▶ 夜游+乘舟+购花!北京最大海棠园海棠花溪开启新玩法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海棠花溪火了20多年。这个春天,来赏海棠花的市民将拥有三种崭新的独特体验——夜游、乘舟、购花。随着本市不断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海棠花溪也变得不同了,游客有了别具一格的赏花体验。
▶ 北京这个中学教育集团“人工智能班”首批拟招生40人
4月2日,落实人工智能教育方案 重塑基础教育新生态——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召开。会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和人工智能班。人工智能班将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跨界素养与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班级面向高一年级学生招收,首批计划招生40人。
▶ 北京五区50所中小学将参加体育教学改革试点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东城、昌平、大兴、房山、延庆区与燕山地区开展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试点,并组建试点工作专家组对试点区和试点校开展指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