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观察

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之一,蒙牛集团近年来将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理念纳入战略核心,试图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树立行业标杆。2024年年初,蒙牛集团在MSCI(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公司)的ESG评级中升至“AA”,为行业最高等级。同时,蒙牛连续3年成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位列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先锋100指数”第三,并被标普全球评为“行业最佳进步企业”。
总体来看,蒙牛的ESG表现既展现了乳制品行业转型的积极尝试,也暴露出企业长周期治理的复杂性。
在环境保护方面,蒙牛是国内首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乳企。早在2021年,蒙牛就已发布“GREEN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可持续的公司治理、共同富裕的乳业责任、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负责任的产业生态圈、营养普惠的卓越产品,并通过15个议题、28个具体行动,全方位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GREEN”可持续发展转型。在生产环节,2024年12月,蒙牛保定、衡水、北京等7家工厂入选2024年度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截至目前,蒙牛已有37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虽然蒙牛一再强调“绿色发展”,但因环保问题被罚似乎已成为蒙牛的“常态”。
2024年9月份,蒙牛全资子公司新疆蒙牛天雪食品有限公司因“排污异常情况不报告”的违规行为被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处以6.25万元的处罚。
同样是9月份,蒙牛旗下现代牧业子公司现代牧业(双城)有限公司因违反《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被哈尔滨市双城生态环境局罚款3.6万元。
2023年10月份,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被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处罚款5万元,原因是未保证自动检测设备正常运行。
不仅如此,国家税务总局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在2025年1月6日一口气披露了22条蒙牛全资子公司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的欠税记录,涉及的欠税税种均为环境保护税。
社会贡献方面,蒙牛多年来通过助教助学、蒙牛营养普惠工程、校园公益行等多种方式助力公益慈善,不断解锁更多领域,深化公益内涵。从“牛奶助学行动”到“牛奶爱心行动”,再到“蒙牛营养普惠工程”,蒙牛不断创新,打造了“营养捐赠+营养科普+环保课堂+食育教育”的营养公益模式。截至24年4月,蒙牛已累计捐赠10亿元,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2500万余学生。
除了帮扶困难学生,蒙牛总裁高飞在最新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要给到消费者最优性价比、最优质价比的产品,让更多消费者从价格上“喝得起奶”。一方面,乳制品企业要通过供应链精益与渠道效能提升,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构建全价格带产品矩阵。另一方面,还要加快重塑“人货场”,提高渠道铺市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挖掘、覆盖下沉和空白市场,并缩短全域消费的牛奶购买半径,让更多消费者从购买上“喝得到奶”。
然而,对外慷慨的蒙牛,对内却是“重拳出击”。最新年报显示,蒙牛2024年的裁员力度不小,2023年底蒙牛还有46064人,到了2024年末,就剩41000多人了,一年减员约5000人。(内容来源|华文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