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岁的小演员张鑫吟登上静安区文化馆的舞台,演绎了一段外籍转校生“秀”上海话的有趣故事,让观众倍感亲切,赢得阵阵掌声。这场戏剧表演《我们都是上海人》,是2025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十佳默契戏剧之家”的获奖作品之一。

5月23日,2025年上海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主场活动在静安区文化馆举行。本次宣传周将聚合全市各区文化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和项目展示活动,着力打造文化服务“全域模式”,形成覆盖商圈、街镇、居民区的文化服务网络。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5月19日至25日的上海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全市16个区将联袂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浦东新区“锦绣之约——520音乐盛典”、黄浦区“家国情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越剧经典折子戏展演”、静安区“静止蕉绿音乐会”、徐汇区“人文汇萃 向美而行”街镇群众文化周周演、长宁区“520之夜·会有星辰”专场音乐会、普陀区“艺起苏河show:80个音符环游世界”音乐下午茶、虹口区相声遇上“歪果仁”公益培训系列课程、杨浦区“橙心橙意”游园会、宝山区一墙美术馆春夏展、闵行区“2025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展演”、嘉定区“我嘉梦想秀”嘉定区优秀群文团队文化点点送专场演出、金山区“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松江区“小松果悦读会”、青浦区大型景点沪剧《雷雨》、奉贤区AIGC时代下的多元主体文艺价值共创讲座、崇明区竖新镇萌宠乐购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轮番上演,涵盖音乐、戏剧、展览、阅读、市集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多元文化魅力。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品牌之一,“社会大美育课堂”充分利用文化馆阵地优势,以优质的课程资源服务人民,积极发挥社会美育的引领功能。主场活动现场,来自静安区文化馆馆办青年越剧团的学员代表程濡蓁与市民分享了从越剧表演“小白”成长为文化馆青年越剧团中坚力量的点滴经历,并演绎了越剧毕派经典唱段《三笑•点秋香》,展现了文化馆在赋能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无限可能。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以延时开放、公益课程的模式,在工作日晚间为中青年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市民艺术夜校静安分校的爵士课程老师邹帆身兼指挥、歌手等多重身份,长期投身公共文化服务,从馆办团队培养到反哺市民教学,他与文化馆“艺”路同行,相伴成长,正是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的最佳范例。现场,他深情演唱《It’s only a paper moon》,让观众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也展现了上海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丰硕成果。

静安区文化馆的忠实粉丝张先生将自己参加公益电影、“午间一小时”音乐沙龙、“爵士周末”系列导赏、“非遗梦工厂”体验课程、周末哈哈“静”、静止“蕉”绿音乐会和各类展览的感想娓娓道来,这段“‘我与文化馆’的故事”生动体现了文化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不断提高公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服务美誉度的实效与长效。

伴随爵士人声的专场演出,文旅特色集市火热开市,静安区14个街镇携“一街一品”特色文化展示项目及文创周边集中亮相。在非遗体验区更是亮点纷呈,设置宋代点茶技艺、皮具手工DIY、传统拓染、木工制作、凯司令烘焙制作等炙手可热的文化馆美育项目体验专场,深度挖掘具有文化馆特色的美育资源,融合“可看、可玩、可参与”的品牌项目,全方位做好文化馆特色美育活动的宣传与推广,构建“全民、全龄、全域”美育体系,让市民能够进一步“了解文化馆,走进文化馆,爱上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