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学科主管药师谌介秀就肿瘤防治的常见误区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广大群众敲响了警钟,呼吁大家拒绝交“智商税”,以科学的方式守护自身健康。

误区一:保健品能预防癌症?
谌介秀药师指出,市场上众多保健品的花哨包装和夸大宣传常常误导消费者。事实上,没有任何保健品能够保证预防癌症。真正有效的癌症预防方法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她建议大家多吃西兰花、鸡胸肉等富含营养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同时保持“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并保持心情愉快。这些科学的生活方式比任何保健品都更为可靠。

误区二:肿瘤标志物正常就无癌症?
许多人误以为肿瘤标志物正常就意味着没有癌症,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谌介秀药师强调,肿瘤标志物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早期癌细胞如同潜伏者,可能在体内悄无声息地发展,而肿瘤标志物可能并不会立即报警。因此,她呼吁大家重视早期癌症筛查,不能仅仅因为肿瘤标志物正常就掉以轻心,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检查手段。

误区三:得了肿瘤就没救了?
谌介秀药师明确表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2025年的今天,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早期癌症患者完全可以通过手术,再配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甚至免疫治疗等手段,实现治愈或长期控制病情。她鼓励患者要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要轻易放弃希望。

在第3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谌介秀药师的这番解读具有重要意义。她呼吁大家提高警惕,拒绝被错误观念误导,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肿瘤防治,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早期筛查,并在患病后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防线。让我们在这个宣传周里,一起行动起来,增强防癌抗癌意识,为健康生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