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春城时评】生态葬背后的文明温度与社会理性

时间:2025-04-07 09:41:00

近日,有市民向春城晚报热线反映,清明祭扫时她发现部分墓穴建造豪华、价格高昂,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不如生态葬绿色环保,呼吁更多人选择生态葬。(4月2日《春城晚报》)

生态葬是指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方式,将逝者骨灰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葬式的兴起,既是对传统丧葬观念的挑战,也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和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值得深入探讨。

从历史角度看,传统墓葬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习俗与情感寄托。但随着时代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大规模墓葬对有限土地造成巨大消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死亡人口1110万人,2024年达1093万人。每年超千万人逝世,若长期沿用传统墓葬,土地资源将不堪重负。此外,传统墓葬所需的石材、木材等材料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墓碑等设施的修建还可能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相比之下,生态葬以其环保、节约资源的特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生态葬的环保理念与全球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以树葬为例,将骨灰埋于树下,逝者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滋养树木生长,既不占用空间,又能实现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每一次生态葬,都是对自然的回馈,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葬的推广是对传统生死观念的革新。中国传统文化中,“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认为只有将逝者妥善安葬,才能让其安息。这种观念虽承载着对逝者的尊重,但也限制了丧葬方式的创新。生态葬打破了这一思维,倡导更豁达的生死观——生命的终结并非消逝,而是以另一种形式融入自然,实现循环与延续。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我们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生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传承与对自然的贡献。

然而,生态葬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传统观念的束缚使部分民众对生态葬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其缺乏仪式感,难以满足祭祀需求。另一方面,相关配套政策与服务尚不完善。例如,一些地区缺乏专门的生态葬区域规划,导致场地受限;后续管理与维护不足,也让部分民众对其长期效果心存疑虑。

要推动生态葬普及,需多管齐下。首先,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普及生态葬的环保意义与文化内涵,引导公众转变观念。还可举办生态葬仪式示范活动,让民众亲身体验其庄重与温馨,消除误解。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制定补贴政策,降低选择成本;合理规划生态葬区域,加强建设与管理,提供优质服务。此外,社会组织可开展公益活动,提供咨询与指导;企业可研发环保、美观的生态葬产品,如可降解骨灰盒,为生态葬提供更好保障。

生态葬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文明的丧葬方式,代表未来丧葬文化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关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关乎我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虽然目前面临困难,但只要政府、社会与民众共同努力,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完善政策与服务,生态葬必将走得更远,让每一个生命在终结时回归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宽广的土地、更美好的家园。

开屏新闻评论员 周柯妤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推荐
健全服务体系!贵州科学城全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城”

健全服务体系!贵州科学城全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城”

从春季招聘会的人头攒动,到人才公寓的灯火通明;从实验室里的科研攻关,到生产线上的技能传承……在贵州科学城这片科创沃土,各类人才正扎根生长,为建设“中西部一流科学城”持续注入动能。在贵州科学城的发展版图中,人才是最活跃的发展要素。贵州科学城始终将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为指引,

2025-07-07 10:09:00

东湖评论:共谋转型聚众力,“怀旧焕新”创未来

东湖评论:共谋转型聚众力,“怀旧焕新”创未来

在长江之滨的武汉,一座有着68年历史的老厂——国能长源武汉青山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公司)正上演着一场最生动的实践:以“怀旧焕新”的独特智慧,在传统能源与绿色转型的十字路口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场景宏大,见于细微。在“七一”之际,青山公司用一场“怀旧焕新转型路·我的赛道我做主”纵横谈活动,让更多人看

2025-07-06 17:05:00

朝阳市应用“生态护航APP” 助力生态保护和营商环境双提升

朝阳市应用“生态护航APP” 助力生态保护和营商环境双提升

记者从朝阳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朝阳市环保执法监督工作有了新帮手——“生态护航APP”。该“APP”凭借智能、数据归集等特点,让环保执法监督变得更方便、更高效,在助力朝阳市生态环境不断变好的同时,还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7月4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举行案件合议会议,邀请3位省级营商环境

2025-07-06 14:04:00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千亩荷塘“链动”农文旅,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千亩荷塘“链动”农文旅,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

十里水乡夏日清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千亩荷塘铺展如碧,荷香四溢。这里正以“荷”为媒,串起“赏、采、学、宿”全链条,将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产值”,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连片荷塘诗意荷塘,生态名片。漫步十里水乡旅游路,层层叠叠的荷叶宛如绿绸,托举着晶莹露珠;粉白相间的荷花亭亭玉立

2025-07-04 11:51:00

志愿者果断配合救援 平凡善举守护生命之光

志愿者果断配合救援 平凡善举守护生命之光

6月22日23时20分左右,在娄底涟水河畔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涟钢志愿者协会会长戴仲怡与副会长伍雄、李送交,用一次果敢的配合救援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真谛。当晚,戴仲怡、伍雄、李送交三人在涟水河边散步一起商量如何开展进一步应急救护培训的公益活动。警车的到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派出所民警正用手

2025-06-24 21:16:00